- 小山修三
- 1977 〈南投县十八张大邱园两遗址考古调查〉(Archaeological Surveys ar the sites of Shih-pa-chang and Ta-ch’iu-yuan, Nan-t’ou),收於张光直编《台湾省浊水溪与大肚溪流域考古调查报告》pp:349~387。台北:中研院史语所。
- 黄士强
- 1977 〈浊水溪中游北岸考古调查〉,收於张光直编《台湾省浊水溪与大肚溪流域考古调查报告》pp:327~347。台北:中研院史语所。
- 厉以壮
- 1991 《洞角遗址暨相关问题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刘益昌
- 2004 〈大邱园遗址〉条,收录於《台湾历史辞典》:90~91。许雪姬主编。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 黄士强、刘益昌 等
- 1980 《全省重要史蹟勘察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分》,交通部观光局委托,台大考古人类学系执行研究。
- 黄士强、臧振华、陈仲玉、刘益昌 等
- 1993 《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第一期研究报告》,内政部委托,中国民族学会执行
- 臧振华
- 1977 〈台湾中部十八张、大邱园、
本遗址之首次报导为西元1972年8月黄士强於浊大计画案下调查并於报告中刊载。1973年小山修三参与浊大计画时曾进行试掘,试掘一个2平方公尺的探坑,收集到750片陶片,12个打制石斧,3个锛凿形器,2个磨制石斧及些许打剥後石片。
本遗址陶器主为夹粗砂的红褐色系陶,另有灰黑色系夹砂陶,多为手制,所含砂粒甚粗(2mm~4mm),质地松软,硬度约1.5度,腹片厚度约为4~10mm。石器则有打制石斧、石片器、锛凿形器、石刀、石矛、石镞及少量玻璃管珠等,而以砂岩质打制石斧最多。
本遗址为「大邱园文化」之代表性遗址。文化的年代,碳十四年代经校正後在1865至1302 B.P.之间,约可将年代划为距今1000~2000年前。发现者黄士强将此遗址归为红色素面陶遗址。西元1974年张光直提出以本遗址作为素面红陶时期的龙山形成期文化的代表,称「大丘园相(Tach'iuyan phase)」。1978年臧振华认为大邱园文化为年代较晚之素面红陶,并非龙山形成期中段之素面红陶。宋文薰於1980年曾提出将大邱园文化的位置移到营埔文化後,晚期并与番仔园文化并行。刘益昌则认为此文化约开始於公元纪元前後,而可能存续至距今1200~1000年前,目前尚无法肯定此文化的源流和末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