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计画研究室,《台湾雾峰林家/建筑图集下厝篇》,台北:自立报系文化出版部。1988
- 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计画研究室,《台湾雾峰林家/建筑图集顶厝篇》,台北:自立报系文化出版部。1988
- 黄清琦、吴正洋等〈史部/雾峰林家〉《育才街/校庆特刊第一辑》,省立台中一中,P.20-89。1994
- 魏水明〈林家宅园散步〉,《山海屯》,3期,P.40-43。2005
宫保第、草屋、二房厝及大花厅、二十八间、日月池等建筑合称为「下厝」。宫保第,建於清咸丰8年(西元1858年),是清朝水陆提督林文察的官邸;同治3年(西元1864年)林文察战死漳州,清廷下诏封「太子少保」後,林朝栋於同治9年(西元1870年)至光绪9年(西元1883年)间大肆兴建,完成宫保第之第一、二进门厅。其後陆续营建第四、第五进,直到光绪21年(西元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後才完成。宫保第是台湾唯一之清代官邸,拥有十一开间门面,纵身为五进式格局的巨大宅院;首进门楣上悬有「宫保第」直幅匾。第二进马鞍形的屋脊,堂前廊顶上悬挂杨草仙的狂草作品「春秋又八千」金字匾额。第三进有突出的轩亭,堂上悬挂着「德同再造」木匾,厅中另悬中国国民党为悼念林祖密「忠烈永式」的木额。前三进为客厅兼公堂,後落为居室(即第四进与第五进),第四进与穿心亭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墩仔脚大地震受损拆除;整座建筑硬山、歇山、悬山三种建筑兼具,装饰并杂揉着中国北方建筑与天竺的建筑的特色。大花厅是台湾少有的福州式建筑风格,为林家营建之公共宴会厅,每有结婚、生日喜事,必招聘戏团至此演戏。二房厝为林文明兴筑之宅邸。
顶厝包括景薰楼组群,蓉镜斋、颐圃、新厝等。景薰楼歇山式门楼,建於同治6年(西元1867年),牌楼名「锦荣堂」,大正4年(西元1915年)因地震倒塌,昭和5年(西元1930年),林献堂依原式样重建,翌年落成,并改名为「景薰楼」。门楼正面与楼内有栎社诸贤之诗作,右侧有林献堂〈自题宅门景薰楼〉诗句,北面壁上刻有林献堂撰写的改建经过;景薰楼组群共分四进三院落,二进为林献堂的书房与起居室,三进称「鸿禧楼」;「蓉镜斋」,为红瓦、土墼砖造三合院,作为私塾之用,为林奠国所兴建;「颐圃」原是仓库,明治39年(西元1906年)林纪堂建成唐式建筑,後面盖有二层洋楼,後来成为台中县长林鹤年的官邸;「新厝」为林澄堂所建,又称为「寻芳园」,分为内外两花园。
『莱园』占地有三甲,是顶厝林文钦(林献堂之父)为了娱亲所建,日治时期林献堂再加以整治,林氏祖茔也在园中,由於依山环水,花木扶疏,景致幽美,具有江南风格,与台南「吴园」、新竹「北郭园」、板桥「林本源邸园」同列为台湾四大名园。
921地震,造成林家宅园大浩劫,宫保第、大花厅,顿时化为乌有;「景薰楼组群」除了景薰楼门楼外,蓉镜斋、前落、中落、後楼、新厝、颐圃也都受损严重;民国89年,台中县文化局负责古蹟重建及管理维护;莱园林家祖茔与飞觞醉月亭已整修完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