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邹族播种祭

邹族播种祭
2011-12-03 19:59:56   来源:   点击:

    邹族的生命礼俗中,排在每年旧历一、二月间便是小米播种祭,邹族称之为Miyapo,即「撒种」之意。

      邹人以农猎为生,所有的农耕活动都在寒冬时期停下来,新的一年来临,在开始耕作之前,必须先完成播种仪式,求得粟女神和土地神的佑助。因为族人相信,如果没有这两位神明的佑助,新的一年不但会徒劳无功,甚至会灾祸临身。小米播种之後是新的一年开始,族人最重视的农作物开始成长,因此播种祭在邹族人观念中有开始、新生与再生的意义。

      正式举行播种的前一日,参加仪式者要禁食葱、蒜等禁忌食物并净身,尤其是仪式负责人更要绝对遵守。而为了避免有不洁的旁人介入,通常选夜半开始进行仪式。世系群的仪式执行者交宿於禁忌之屋中,待天快明的时候,从禁忌之屋中悬吊的小米束摘下一穗,用五节芒草(haengu)编结,意在给灵(hitsu)看,出门时将之放在要撒播的小米种之上。事毕之後,还要再做十几个这样的编结,放在种下的小米之上,亦需带几个五节芒结(evomu)回去。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後,主祭及副祭二人从正门出发,每个人要拿着和小米神有关的由箭竹制成的拐杖,带到小米田去,同时亦带饭和前天捕来的数条溪鱼,一筒水和小锄头。到小米田(仪式用地pokaya)後进行整地。接着拿着小米束,将小米搓成颗粒,撒到田中,用小锄覆土、洒水。同时间,族人在旁削竹枝,用以制作放置鱼骨的架子。小米的种子播洒於田中之後,主持仪式的人在小米田中吃食鱼和饭,将吃剩的完整鱼骨挂在分叉的竹架上,竹架插置小米田中,藉以祈祷小米神眷顾小米的成长与丰收,播种仪式至此完成。

      播种祭之後,接下来就是族人的团圆及聚餐,这时各氏族都要持茅草茎数十根,前往统计部落人口的长老家中,一根茅草茎代表一个氏族成员,长老可以根据茅草茎的数量,知道整个部落的人口状况,然後把全部的茅草綑成一束,长老要围绕着这些茅草茎祝神祈福。

      宗教性的年祭仪式结束,整个部落的族人会把已准备好的小米酒、糯米糕、山内等美味摆出来,族人共同分享,大家享用美味之余,还可以趁兴对唱山歌。

      播种仪式中还有祈雨仪式,播种祭才算结束。结束後的第二天,邹人结队入山中的猎舍,钻木取火,炊饭而食,解除食盐禁忌。出猎後的傍晚,以酒祭地神,翌晨返社,妇女携酒、餈出迎,举行宴饮,并有打陀螺、秋千等游戏,祭仪於是终了。

      进行有关小米播种仪式,以各世系群为单位,禁忌之屋中延续到小米田的范围划为仪式的空间。小米神(Bai-tonu)是女性之神,传统的播种仪式由男性主持,现已由男、女共同进行,或以男子为主。

      据范纯甫《原住民风情》:阿里山邹人的播种祭仪为期六天,第一天捕鱼,第二天选种,第三天假装播种,第四天正式播种,第五天开禁休息,第六天建造田舍。过去的播种祭大约要六、七天才完成,如今为了适应时代匆促忙碌的生活方式,各家都简化为二、三天,甚至有的大家族已经不做了,原因不外乎工作多,参与的人少。

    参考资料

    1. 达西乌拉弯.毕马(田哲益) 台湾的原住民 邹族 台北市 台原出版 2003[民92] p.109-112
    2. 陈国强 百越族与台湾原住民 台北市 幼狮 1999[民88] p. 162-p. 163
    3. 王嵩山 邹族 台北市 三民 2004[民93] p.134-p. 136
    4. 依忧树.博伊哲努(浦忠勇) 台湾邹族生活智慧着 台北市 常民文化 民86 p. 9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郑崇和墓
下一篇:街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