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据「周礼」记载,风伯、雨师早在周朝就已经为人所祀了。唐天宝年间,再增加雷师於雨师之後,并且各依时节分别拜祀。明洪武初年,又加了云师,一起合祭於太岁月将坛。清顺治时,将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只於一坛,制定每年的春秋仲月祀祭。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更行文全国各地,命文武百官各按品级,分列东西两班,由主祭官带领行礼拜祭,可见风神的信仰在官府与民间心目中是占有崇高的地位的。
风神庙,位於当年南河港右安澜桥边,主祀风神爷,清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由台湾巡道鄂善奏请建庙,为海上航行与贸易者崇祀,护佑台海往来船只安全。当时的规模是前为头门,内建正屋三楹做为官厅,厅後供奉风神牌位。後殿再奉大士。清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知府蒋允熹第一次重修,清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知府蒋元枢有感於渡头是府城出入门户,於是再次重修风神庙,并在庙前建接官亭,并於东侧建立公馆,前面立石坊。当时,出了大西门就是格局宏伟的风神庙,位居往来台、厦的要津;其本身性质是台湾罕见,被誉为清代八大庙宇之一。
日大正七年(西元1918年)日人进行市区改正,整座风神庙被道路隔成两半,神像於是移至存留之前屋,即原官厅。日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地方士绅再次重修,成今之模样。日昭和五年(西元1930年),因地震钟楼顶部塌毁。民国三十六年(西元1947年)地震使鼓楼倒塌,战时数度整修,最後一次整修为民国八十一年(西元1992年)。
【建筑特色】
风神庙建筑体坐北朝南,在初建时,规模相当大。後因辟马路遭日人拆除过半,加上巷道取代河港,风神庙的地位不复当年,现仅剩小庙一间,为三合院加上拜亭之形式,甚为简朴。正面的护龙山墙延伸为围墙,向内转圆弧後与拜亭前点金柱相接,使拜亭兼具门楼的功能,并且略有凹寿式的意味。正殿宽三开间,风神高居殿堂之上,雍容华贵。左边原陪祀蒋公子神像(即乾隆时台湾知府蒋元枢),但已遭窃,右边为佛祖。其它陪侍的水神和火神,一青一红,造型特别。配祀的雷公,鸟嘴鸟爪、手执斧凿、脚踏皮鼓;电母则双手持明镜。
风神庙外观十分古旧,屋顶上没有任何雕刻和图案,仅两侧墙上绘有昔时位於镇渡头後南濠港右岸的接官亭彩绘。庙前立有两个石亭,造型相同,但西边为新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