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布袋」戏

「布袋」戏
2011-12-03 09:05:25   来源:   点击:

    布袋戏名称纷歧,最常用的有三种:掌中戏、木偶戏、布袋戏。其中以掌中戏占最多数,木偶戏最少;虽然黄俊雄早期电视演出即以「黄俊雄电视木偶剧团」为名。

    「布袋」的原始涵意,综合吕诉上、吕理政等研究者所归纳,有四个来源:

    1.戏偶除头部、手掌与脚的下半段以外,其余的躯体、四肢都以布缝制(外衫)。四角长方,形似布袋。一说木偶以「布内套」(俗称尪仔腹,即内衫)连缀头部四肢,演员手掌在其中活动。布袋指的即布内套。

    2.早期布袋戏易地演出,戏偶收於一口大布袋(面粉袋)之中,以便搬运(後来装在木箱)。

    3.演出时,演师为求方便,随手把用过的戏偶投进戏棚下面的布袋(布篷)里。

    4.早期演出的戏棚,形状像个大布袋。(类似的名称:被单戏、被褡戏、帐幔戏等。)

    吴明德在《台湾布袋戏表演艺术之美》一书认为,布袋的名称来源,必须从观众的视觉印象和观看角度出发。布内套、布篷、面粉袋的道具运作,一般观众未必知道,应属行家语言。所谓布袋,应该是「早期独人式布袋戏──即肩担戏演出时收放道具的大型布袋」。

    「肩担戏」是布袋戏最早的演出形式,演师把所有的演出道具都收纳於一个大型布袋里,以扁担挑着走,表演时以扁担架起,套上布帷,成为简易舞台,一人双掌,直接演出。也可将布袋戏套住自己身体,以凸显尪仔的焦点。

    因此吴明德说,布袋戏的「布袋」,指的是最早的舞台雏形中,用来遮掩表演者双腿与身躯,类似大布袋的帐巾。它强调的是表演舞台,而非出於演出者使用的观点。

    然而观众看戏,焦点必然是表演师所操演的戏偶,以及戏偶互动所形成的故事情节。戏偶外形如布袋,正是演师和观众双方共同的交集。故以前述第一种说法最为普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上白礁谒祖
下一篇:三块厝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