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1:
造假在前,这是先决因素。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沟通方式不妥,记者会是让你来说明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要客观全面的给出一个解释,尽管找代工厂来当替罪羊,也要能自圆其说。
声泪聚下,夸张的道歉词(我个人感觉夸张了,又没死人,至于如此-est的措辞),显然很惹人厌烦。特别是达芬奇总经理潘庄秀华,其气场和台风都是欠缺的,社会不相信眼泪,何况你脚下的站台就连接着法庭的台席!
-
答案 2:
1、本身有硬伤(夸大宣传、标识模糊、质量瑕疵、进口程序)
2、对央视的杀伤力缺乏认知
3、贸然招开新闻发布会(回避问题、大谈创业、缺乏证据、场面失控、成为笑柄)
4、缺乏诚意,始终不承认自身问题
-
答案 3: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好像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让人感觉有作秀之嫌。
-
答案 4:
补充一点,就是那张形象很难看的声泪具下的照片,明显对现场媒体完全没有控制,找的媒体都不可控,你哭的再好看他也能找到难看的样子拍出来。这个时候都是众矢之的了,发布会这种现场回应就不合适了,应该更多的在媒体上进行回应
-
答案 5:
因为他们用一个谎言来也该另一个谎言。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不但没有解开“达芬奇的密码”,反而激起媒体更多的不满和不信任,整场记者会期间,由记者发出来的微博充满了种种怀疑。为什么达芬奇家居记者会的下场会这么凄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