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为什么 >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提问和质疑?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提问和质疑?
2012-01-19 18:57:14   来源:   点击: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提问和质疑?中国大学生提问质量和总体水准与欧美大学生有差距,因此修改了题目。

    109 个答案

    • 答案 1:

        对老师所讲的话题不感兴趣;

        挑战老师的权威在中国后果很严重;

        碍于面子,怕问错或者问了一个很低级的问题引起同学的笑话;

        问了老师也未必知道,回去自己Google之,或者来知乎;

    • 答案 2:

      1、看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正义》课程,学生上千,但是现场学生提问质量都很高,我认为中国学生从小就很少受到提问的训练,因此普遍缺乏这个能力;质疑能力其实是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2、2002年,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曾经上过黄铁鹰老师的实战课程,真人真事真精彩,上课提问互动明显比其他课程提问和活动质量高很多,当然学员素质相对较好:博士、硕士、MBA全日制、MBA走读、商学网都有;黄铁鹰教授开了一个找同行网站,http://www.zhaotonghang.com/,可以参考一下,也是很好的学习的地方;3、我认为老师和学生都有问题,关键在于老师,在课程设计方面与国外名校老师有差距,老师在应付学生提问和课堂组织方面经验也大都不足。4、看了很多同学的帖子,很有感悟,现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要差很多,当然有老师的因素,但是自身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学校还是要多读书,但是不是读死书,现在互联网上资源这么多,多读多写多讨论,应该会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抛块砖头。备注:本人从小到大,一直是“问问题学生”,私下秉承一个观点,如果下课后提不出问题,说明没有仔细预习、听课和复习,提问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坐飞机碰到一位清华的通讯领域教授,他曾经在美国教书,后回国,目前是国内该领域专家,也曾是华为顾问,我问到中美高等教育的对比的时候,他说美国的大学教授讲授内容自由,都是与科研紧密结合,学生互动好,上课三分之一时间是讨论,教学相长,在清华带博士,学生基本是很少问问题,国内不大自由。
    • 答案 3:

      有的课不用质疑(老教授讲的定理一环扣一环),有的课不知道怎么质疑(根本听不懂),有的课质疑它干嘛(马哲邓论)。
    • 答案 4:

      我是一名在校大三学生,学校还算不错,985的,说实话,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上课都不会准备,PPT用的都是网上下的,之前也没备过什么课就来了,照着课本念,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缺乏对课堂的兴趣。学生们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是随大流,一旦周围的人不愿意进行课堂互动,自己也就不想进行课堂互动了。当然也有认真的老师,勤勉的学生。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会让这种提问和质疑渐渐的消失在大学校园里....
    • 答案 5: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低调,内敛,喜欢规矩,不喜欢自由自我的表现。在课堂上的发言是思维的体现,也是个人展现自我的机会。中国的教育一来对创造性的培养差,不支持异己思想;二来支持服从性和群体性,不支持个人的表现和个性的张扬;正是这两点从小时候就开始逐渐抹杀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一代代积累下来,等当年的学生变成异日课堂的老师教授,还会延续以前的怪圈。我在美国上学的时候,发现美国人在课堂上发言几乎是下意识的行为,他们基本不会考虑自己说的话有用或没用,对或错,是否幼稚可笑,发言就是因为有话想说,不吐不快。当然,即使说了傻话他们也无需担心同学的鄙视和教授的恼怒,这种社会群体的认可是积年累月建立下来的。要说这个问题牵扯到人性和自由似乎有些言过其词,但是我觉得也不无关系。
    • 答案 6:

      我自己算是现在的大学生(目前大二),就我个人而言,我们班的小课还是有同学质疑的。我觉得其实质疑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被同学们关注,可能问的问题比较傻等等),而每个人对于提出质疑的收益考虑不太一样,有些同学从小培养了质疑的精神,比如我们班一位上海中学过来的同学,她就特别敢于质疑,这说明对她来说当众质疑的成本很低,从而她容易提出质疑。而我们有的同学本来就很内向、比较怕当众说话,想让他当众质疑、感受被关注的感觉基本不可能。另外,有些同学会选择课下向老师提问,这种方式解决了很多需要质疑的问题,比如我自己。最后,老师是否nice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比如我们班的老师还是非常nice的,个人感觉清华老师普遍都不错,但是如果有些老师不喜欢被质疑,对于质疑的同学态度不好等等,一次之后,所有人都懒得向他提问,干嘛没事找没趣呢?还不如自己看书,同学讨论,理这个没素质的干嘛?都会有这种想法。而我觉得中国大学生这种现象严重:一是课程本身设置没有过多可以质疑的地方,套路化比较严重;二是很多人上课并非想学习知识,要是没有期末考试评分压力,都懒得来;三是的确有我们传统被培养的性格因素什么的在影响;四是的确有部分老师不太靠谱(这个比例较小)。欢迎大家补充拍砖,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 答案 7:

      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是教学模式的差别。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采用以教为主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而欧美采用以学为主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中国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一些特征:1.学生在课前对本次课的内容基本不知,就等着老师来教会他。因为不懂,所以提不出问题。即使提了,没有课前的深入思考,问题的质量不高。2.因为学生依赖老师教,所以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时不时地提个问题,这样老师在这次课里要教的内容肯定讲不完。另外,讨论问题对课堂知识传输的系统性可能会产生影响。所以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他们也不一定希望学生提问题。 欧美的以学为主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特征:1.学生课前需要查资料,学许多的知识,到课堂可能就是来讨论的。2.学生要学的知识不是靠教,而是靠学。3.教师课前要准备的更多 可以说,提有质量的问题和能让问题讨论起来对学生和老师要求都高了。
    • 答案 8:

      大家说得都对,但我要补充一点:中国的大学上大课太多了,几百人挤一个电影院一样的教室里,谁有心思提问题?我印象中一二十人的小课上提问还是挺多的。
    • 答案 9: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上都缺少质疑。我觉得这和老师的教授方式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都有关系。我的经历可能比较特殊,因为我修过双学位,在不同的专业课堂上扮演着善于质疑和莫不关心两种角色。其中一个专业是在一个比较有名的高校修的管理类的,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引导我们思考讨论,渐渐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上课提问和发言都比较积极,而我们往往有什么疑问甚至不用站起来直接坐着就可以说出来,老师往往也会耐心跟同学讨论。另一个专业是一个农业院校里的理工类,这个专业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背,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课也以介绍为主,在这个班上就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更不用说讨论或者质疑了。之所以我认为和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有关,是因为我有过很多机会比较来自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同学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一般善于思考的同学有更多机会发现老师讲课过程中的疑点,所以常在上课时候质疑的也往往是这些同学。
    • 答案 10:

      经常提问和质疑老师的小朋友成长记:小学:老师,你这个词的发音不对吧?(课堂前面罚站一周)中学:老师,X#%#的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的,XXX和XXX的书上是这样写的(留堂写检讨)大学老师,#%%&这个样子完全没有道理嘛,你怎么可以不好好备课呢?(二十分钟后,班长:“老师,别吵了,我们下课吧”)小朋友打死不肯读研究生了。
    • 答案 11:

      我是一名在校学生,一直对这个问题有探讨。1.中国国内目前的教育环境不鼓励大胆创新质疑,大多数老师过于迷信权威。因此,当学生提出质疑的时候,老师会毫不留情地给予否定,有的还会严厉批评。先抛开学生提问的问题正确性不说,老师的否定对学生的打击是相当大的,不仅否定了学生的想法,更加抹杀了学生以后质疑的积极性。2.中国学生比较内敛,从众。当一个人的质疑被否定之后,就会缺乏自信。这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他们会不经意地认为这种错误的提问就是一种耻辱,时间久了,提问问题的人自然越来越少了。3.表现欲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很多时候,大学的课堂就是老师自己一个人在上面讲,缺少互动,即使学生内心有很大的疑问,有不同的意见,也只会憋在心里,无法表达。长期下去,他们就会习惯这种敢于沉默的学习方式。
    • 答案 12:

      很简单,教、学双方的关注点都不是问题本身,更不是对知识、真理的探索什么的,而是别的某物。理由:教师关注问题,就乐于同他人讨论以增进自己的认识和研究;学生关注问题,就会尽其所能准备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会力求各种可能的帮助。教学双方如果都重视问题,必然平等相待,也会很容易得出必须考虑其服务对象的利益的结论。
    • 答案 13:

      1.因为学生根本就没有真正热爱所学的课程,没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听课、写作业、考试;老师也没有真正热爱教学,只是完成任务而已,一个网上的或者教材配套的PPT就足以打发学生了。都没有兴趣,就像一场双方都是被逼迫参加的相亲一样,无话可说。2.对知识还是像中学那样“你传授我接受”,习惯于既定的答案和模式,没有思考,当然没有问题可以问;老师不在乎质疑,你提出来他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同学们也对你的质疑不感兴趣,所以没有人质疑。3.还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害羞,要面子……
    • 答案 14:

      这种情况是心态上的原因吧——因为大家都在混,久而久之双方都有了一种“混”的默契:学生懒得对老师的课提问与质疑,老师也懒得对学生睡觉聊天亲嘴吃零食认真。
    • 答案 15:

      1.中国的学生大多数都已经被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模式所束缚,老师也已经习惯一个人在上面讲。2.大学课堂纪律松散,真正认真听课的人很少。3.受周围环境影响。别的同学都不回答,本来想回答的也没兴趣了。其实,现在在比较好的大学里,课堂互动还是很多的。
    • 答案 16:

      中国的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和凝重,没有讨论的氛围。学生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一般都是端正地站得直直的,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回答问题。这种感觉非常不友好。老师也并不鼓励讨论和提问,大学的所谓讨论就是给大家布置PPT,然后上去做pre,做完了要求下面同学提问,提了问题上面的回答了就算讨论结束。这种没有参与感的课堂也很难让人融入进去和对上课的内容太感兴趣。不过还是有一些风趣的老师,虽然也是他一个人讲但还是能吸引人去听,像最近公共关系课一个年轻女老师就是很活泼,风趣,也很崇洋媚外, 她的课上一般是可以插个嘴或者提个问什么的,这样的课就很有feel。总的来说,我觉得中国的学生不是完全不肯提问。完全在于什么样的课和什么样的老师。
    • 答案 17:

      我上大学的时候从来没见过老师提问。原因我认为有两点:1,大多数学生进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毕业证,而非教授讲的知识;2,教授也没什么知识;3,教授教的只是知识,并没有想交给学生思维。
    • 答案 18:

      其他学校没去听过课,不做评价。我只能说出我的感受,对于我们学校:如果不断提出质疑,会让漏洞百出的老师没法下台。
    • 答案 19:

      有部分老师确实是真正在用心教。但更多的是在说书,整个PPT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照着课本念。根本没办法激发学生上课的激情。当老师用“课堂提问可以给期末综合测评加分”这样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说明这种大学教育已经变质了。
    • 答案 20:

      我自己的感受,如果一个老师的课讲得不错的话,学生们还是会很积极地交流的,问题是现在大部分老师的课纯粹就是应付试的,所以也就打击了同学们的热情了。
    • 答案 21:

      中国老师更注重自己的“权威”,他们所考虑的事情,最优先的是学生“好不好带”“好不好教”,好教的定义就是要听话,听话的后果就是不能有任何质疑,更不能有叛逆。
    • 答案 22:

      因为中国的教育是告诉你答案的教育。
    • 答案 23:

      因为老师又不懂,问了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还搞得老师没面子!!!
    • 答案 24:

      没有上过讲台,仅从台下人的角度发言:1:你根本不知道该问什么,就如同你不知道台上的人讲了些什么。2:台上的人让你问的时候你不问,因为台上的人知道这时候你根本问不出什么。3:有部分学生会为了讨好,而没事找事的问,反而引起了他人反感。4:你问了,台上的人也不见得就能回答出来;回答了,你也不要相信一定就是对的。5::如果你对台上的回答不是十分满意而提出了质疑,那就是挑战[权威]。6:相比之下,一些非正式的学术活动会更开放一些,台上的回答也更令学生信服。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扯远了。
    • 答案 25:

      为什么要提问?是真的有疑问吗?还是学生想要”感受被关注的感觉”?会不会学生根本就没有疑问?如果这节课要讲的东西学生全部知道,那么提问就会显得不必要。如果这节课要讲的东西学生干脆什么也不懂,那他对这个问题没办法有深入的思考。如果是真的有疑问,提问的学生对这节课了解多少?如果这一节课本来”信息量“就很大,学生需要课堂上很多时间去消化,提问就不该在”课堂上“进行。这个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吗?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值不值得占用大家(假定你是和十几个或者更多的认真准备过的学生一起上课)的上课时间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比如说:提问所需的答案是否有其他的获得途径?如果答案很容易获得(比如google或者wiki一下,乃至问问学长问问知乎,恩),除了”在课堂上“提问以外就有了其他的选择。如果老师的讲课方式需要学生带着疑问听下去,最后增像大白,那么在这时候提问题时间有点早。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解释,比如“评价顾忌”,就是“我提了这个问题大家会肿么想?”。这个理论可以解释这样一个效应:“大家坐一块的时候,如果这个任务比较简单,我会完成的更好;如果这个任务比较难,我就不想干了……”这么一来,“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就完全变成了“我觉得这么问题难不难?”的个人认知。假如说我觉得“在课堂上提问题”是个简单的任务,那么我会更加踊跃地提问题;如果我觉得“在课堂上提问题”真麻烦啊,那么我就不想提了……当然我们还得有其他的前提,比如学生确实是希望学好这门课的,老师确实是负责地希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的……最后还得说,修改以后这个问题也还是有“倾向性”的,它的问法使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指向“中国教育……”“体制……”这样的”大“的回答上面去。这样的答案(且不论它是否客观,是否符合逻辑)好像在说”都怪那谁,那谁……反正不怪我自己!“,是”外归因“的,如果提问者的目标是使提问者自己有所增益,恐怕需要更准确的回答。
    • 答案 26:

      用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认为不是不提问题,是在课堂上提不出问题,连问题都找不到,何来的提问。另一方面是大家并不好意思打断老师上课的进程。 不过另一方面,学生并不是真正缺乏自身的思考。很多老师都在上课的时候说下课之后接到邮件接到手软。 但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我很讨厌有同学自己连书本都不够熟悉,就开始随意的插嘴提一些很低级的问题。我想这种反感存在在很多同学的身上,所以将心比心,大家也变得谨言慎行了。 而一味说老师缺乏教育精神,不懂引导,或者一味说学生受原本的教育禁锢自己的思想,不会独立思考,这也太片面了。我认为在当今大学,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在课堂上,多的时候甚至面对几百号学生,哪里交流的来呢。
    • 答案 27:

      中国学生习惯了等别人告诉他标准答案,不管是700,80还是90,都一样,现行的体制造成的。
    • 答案 28:

      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作者在80年代的时候在大学读过书,还是90年代或者70年代?没比较就不要下结论,更加不要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为什么”。
    • 答案 29:

      就我个人而言的话,感觉并非所有老师都欢迎质疑,而且质疑时的语气不好把握,如果被老师误会,成绩不保啊。很多时候大家都会采取下课之后私下和老师交流。
    • 答案 30:

      课堂毕竟不是讲座,问问题会耽误很多时间,个人觉得问题应该私下问...
    • 答案 31:

      先自报家门,我是一名物理学师范生,今年大二。我的感觉是上课时老师讲的东西我们大部分都很难听懂(物理确实比较难一些),所以根本没有知识资本去跟老师讨论。
    • 答案 32:

      灌输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惯性 到大学也刹不住车
    • 答案 33:

      我认为还是模式的问题.如果一个老师很很幽默有亲和力 能带动大家,那么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提问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一个老师面无表情的上课 ,那么他讲的再好 ,课堂也是死板的,想必能提问的人。。。。我还是喜欢有亲和力 爱笑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太少了 如果有 多年以后 还是好朋友好老师!
    • 答案 34:

      老师讲不明白,是因为讲课不赚钱,没把心思放在课堂上,学生自然是听不明白了,不知所云,哪里能够问出个明白问题。
    • 答案 35:

      主观上,双方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客观上,老师和学生没有足够的积累、耐心、时间及精力。我在大学时,求真知的老师和同学普遍少见。对少数求真知的同学,这样的环境里,课堂也就不是他们的主战场了。从这个角度看,很多人翘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答案 36:

      我觉得有问题我会在下课和老师讲!上课提出的话,一是会打断老师讲课,耽误同学时间;二是,自己质疑错误,自己会下不来台!但是,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下课也没有去问老师!
    • 答案 37:

      这个和学生无关,有关的是环境就象《十月的天空》里火箭小子一样与天才无关,与兴趣无关,有关的是环境和宽容。
    • 答案 38:

      功利导致老师无心教学 ,无心备课,但是我也遇到有责任的老师,只是我们都是课下去问老师,老师下节课找时间与你讨论,这个是我在大学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 答案 39:

      1.没人几个人在听课2.提问问题都要接受大家的目光,太过高调没人打理
    • 答案 40:

      这个问题有点伤感。我是参加了一年军训的那一批。等我们回到学校的时候,课堂是非常安静的,出席率很高,学生都很规矩。有次老师感慨说,你们这学生太好带了,没声音,但我还真怀念军训前那乱糟糟的有人站起来问问题的课堂。大家更为静默了。其实大学应是什么样的环境我们不知道吗?为什么成这样我们不知道吗?
    • 答案 41:

      不单是大学生吧,是所有的学生都是沉默的,你看看初中高中的那些学生
    • 答案 42:

      在中国对老师提出质疑会被和谐掉的。
    • 答案 43:

      因为没这习惯,习惯是从小建立的。
    • 答案 44:

      这既然是一个普遍现象,那就说明了问题。首先,我们无法断定是不是中国自古就缺乏这种质疑提问的精神(虽然古代历史上是,但民国时期是不是这样不能断定。)所以不能就此断定中国人有史以来就不会质疑。然后是为什么所有大学都存在这一现象?这就说明了这肯定就不是大学生的问题。因为学生是具有差异化的,黑龙江的学生不质疑,不代表海南的学生也不质疑。那么我们来看所有大学所有学生所共有的是什么。就是体制环境,和一定程度上的历史背景。
    • 答案 45:

      本人属于特想提问特想同老师交流的类型,但是,正是以下几点导致我已经很少在课堂提问:1.老师的性格,一部分老师是不适合当老师的,迫于一些原因,当了大学老师,但并不具备老师的素质,比如与学生良好的互动;2.老师的态度,一部分老师带着负面情绪或是疲倦上课,我不想找麻烦3.不管上什么课都只是我提问,让我觉得实在没劲,久而久之我就放弃了,没一个群体效应
    • 答案 46:

      我表示专业课还是很难的,当初没有质疑的心思
    • 答案 47:

      现在大学生有静下心来搞学术研究 对学术真正感兴趣的有多少呢? 都是忙着找工作 找实习 考各类从业证 英语 准备出国 或者准备考研保研 。。要么就是上课睡觉 能够怀着兴趣去看课堂内容的 很少很少
    • 答案 48:

      大的方面来说,我觉得不是单方面的原因,起码跟从小就浸泡其中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干系,还有每个老师讲课的方式等等,这些东西被都是受多种因素的熏陶,潜移默化形成的,许多外在的客观原因造就了学生们内在的主观上不愿意提问题。小的方面就多了,比如大部分人潜意识中怕当中表现,更怕当众出丑,问不好了就深感惭愧;还不免有些素质不太搞的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提问题这种事情本身就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的老师讲课“讲的不好“(笼统来说),学生真正听课的都没几个,何来提问?;更有甚者,很大一部分课程根本就勾不起学生的兴趣,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就培养不起来自己的兴趣……
    • 答案 49:

      1,那时候仍然是个自卑无知的傻孩子,怕提出的问题太弱智遭老师嘲笑;2,上课打盹是我最大的嗜好,因为老师讲得云里雾里,一点也提不起兴趣;3,老师经常板着脸,再者比自己年长,总感觉他/她不是那么友善或者难以沟通;4,引导性思维,更多老师还是只知道照本宣科,我知道你会划重点保证大家考试及格的;5,实践和理论,在学网络编程时我才看到立竿见影的结合,写两行字保存成html它就成网页了;6,无法超越老师,玩网游消灭几个怪物,升级装备就能到下一关,可学习的下一个阶段在哪里?
    • 答案 50:

      小学的时候,我是个非常积极的孩子。至今怀念那段美好的学习光阴。现在一般不愿举手,一来没有那种氛围,即使有,也习惯了‘闷骚’,其实想想,也是被闷骚,而既然已认识到了,我想,可以努力去尝试。
    • 答案 51:

        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缺乏经验的新老师)讲课水平、教学热情不高,网上随便找个配套的PPT,文字密密麻麻,照着书本念。打击学生提问的热情,且过多的提问有可能让老师下不了台。

        现在中国的大学大都是大班教学,一个班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是鼓励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的话,估计课堂也上不了了。

        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内敛,低调,不喜欢展现自我。有时也害怕自己所问的问题被同学或者老师嘲笑没水平。

    • 答案 52:

      老师是思想的启蒙者。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喜好不同。需要互动。从个人而言,从小思维就是跳跃式,往往老师刚起个头,就积极举手想回答问题。而老师往往会让学习成绩优秀或乖巧的孩子回答问题。本人也是问题学生,喜欢提问题。念大学之前,老师往往对于学习不是很好,而且爱题问题的孩子给予否定。大学时,老师对于我们的提问会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而没有权威式的一票否决。
    • 答案 53:

      在这一问题上,日本人保持高度一致。上课根本没有人提问题,你就是问他,他也能不说都不说。心态上可能不太一样,但表现上十分一致。这应该属于亚洲文化的一部分吧?
    • 答案 54:

      都没听课,怎么知道提问什么。老师问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的。”大家都生怕被点到。质疑么,要么是根本不懂,要么是根本不信。完全不信,又哪里来质疑。
    • 答案 55: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课本里的“小明”吗?不知道他现在过的好不好。
    • 答案 56:

      首先是没这个氛围,其次,老师的回答未必有google靠谱
    • 答案 57:

      因为回复问题的答案,只有对与错两种可能,但是老师会用1+1=2这种思维去评判你的答案,如果是错后果严重。同时,有时候还要挑战权威。
    • 答案 58:

      关于质疑,你想想大多老师都是在本专业游刃有余,难道我们上课知道一点皮毛东西就想去质疑,事实证明,会很掉面子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提问,但也会选择课间,我指的是下次课的课间,个人认为没有深思过的问题就拿去问是一种很不自重的表现
    • 答案 59:

      你们都忘了有一点。。。“上课根本不听”
    • 答案 60:

      因为根本不听课。。。如果质疑的话吐槽点太多了那是大学四年能完成的工作么?
    • 答案 61:

      我觉得是老师自己就没有要回答学生问题的想法他们觉得我讲的已经很清楚了,你再问不是不认真听讲吗然后学生渐渐领会了老师这个意识,就放弃提问了慢慢的就没人提问了
    • 答案 62:

      在读学生有的课根本不听或不认真听认真听了有疑问的跟老师提问或探讨,老师都愿意解释,但很多情况(我遇到的)老师都不能完善的回答学生的疑问,久而久之,发现问老师也得不出好答案,还尴尬费时间不如自己研究google
    • 答案 63:

      个人经验,质疑的时候老师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你,又碍于面子大多选择逃避!久而久之,老师会疏远你,而你也会觉得被冷落,总是做无用功并担心被看成另类,或者同学眼中的骄傲自大!
    • 答案 64:

      一句话概括:教育问题
    • 答案 65:

      1、内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够吸引人,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的研究2、老师引导不够,甚至现在的个别老师不希望学生提出质疑3、整体的氛围
    • 答案 66:

      会“质疑”的是“好学生”,会质疑的是坏学生
    • 答案 67: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可能我们的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有个“习得性无助”的影响。
    • 答案 68:

      1、没有给提问时间;2、学生学习中没有思考;3、个人研究太少;4、缺乏自信。
    • 答案 69:

      目前的在读生一定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的1.中国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老师讲的照单全收,基本没人思考;2.为什么对课程不思考很大一方面在于所学课程并不是自己兴趣所在,学什么是学校为你选择的而不是自己选择的3.混文凭的人太多,听课的人已经在少数了4.老师自身的问题,这个能包括很多因素了5.从小而来的传统教育影响大多数人形成了这种不提问的习惯已经贯穿到这个问题各方面的可能性里了。
    • 答案 70:

      因为老师不准学生质疑,从小到大下来,就学会不质疑了
    • 答案 71:

      当上课已成为一种负担,何必在这负担上再给自己和他人增加负担。相反,当听课成为一种兴趣,那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基础上即使上课不提问,课后也会围着老师转悠的
    • 答案 72:

      曾经有老师说:香港的学生不喜欢提问,大陆的学生喜欢提问。
    • 答案 73:

      因为中国的教育方式就是这种填鸭式教育,老师怎么讲,你就怎么记。而且人们通常会鄙疑那些质疑者,老师虽说喜欢上课提问的同学,可是这种喜欢是建立在学生顺着老师授课方向进行提问的前提下的。假想一下一个学生上来开始怀疑老师授课方式的科学性,老师会极其不爽,直接无视你。这与中国文化背景也是有关系的,尊师重教。质疑的声音被认为是不尊师不重教的。几千年形成的人性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 答案 74:

      填鸭式教育的结果
    • 答案 75:

      我就挺爱问的 但是是在每节课下课因为很多课时和教学任务比较紧 上课和老师扯多了影响他教学进度也不好一些直接不理我 叫我把公式记住就行一些老师说了几句挺好 有想法 敷衍完我就赶紧回家做饭接小孩一些老师会认真的跟我说很多 最感动的是 一个工程上的问题 扯到数学 最后有点像哲学了 一个老师当时听完回家琢磨了两天 回头来课堂试图和同学们讨论 结果大家都没反应 就作罢了一些听不进去的课就不怎么问了我估计吧 一是学生本来就不想听 就学会了赶紧考试完事二是老师也不怎么想讲 照着把课本说完也不扯点发散学生思维的东西因为本身觉得上课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说到底就是太功利化,觉得自己问问题和提问得不到什么直接明显的好处,考分不会变高,学分绩不会变高,找工作没有帮助,出国人家也不看你问问题数量。
    • 答案 76:

      自古以来畸形的尊师重教的观念,殊不知老师不过是个服务人员罢了,收钱做事的人,而花钱买知识的你才是大爷,认识到这一点,讨论个问题就不算什么了吧
    • 答案 77:

      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总结如下:1 这门课我不喜欢,完全是去混的,思维并没有跟这老师走……(比如马哲、邓论等)2 自己很努力去听,但是总也听不明白的,最想问的是“老师您在说什么”,但是问了估计老师就绿了……(比如数学类的课)3 有的课还算有兴趣,老师人也不错,但由于大学都是大课堂,当着那么多人不好意思问,而且总怕是个人理解问题耽误全班的进度,一般会选择课下交流。最后,说一个自己大学时候问问题的趣事吧~有一次课下我找一个老师问作业中的问题,那老师讲课其实就是混的,所以他说的方法我都从书上找出依据反驳了他,最后他说:好了,这次作业大家不用做了……全班感谢我~O(∩_∩)O哈哈~
    • 答案 78:

      说说个人感受,读书的时候,最喜欢上的课是邓论,因为那个老师巨能砍,而且,是为数不多教书的,而不是读书的老师。
    • 答案 79:

      这不是大学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方式和教育体系的问题,想想自己小时候是如何在课堂上被教育的情形就知道了
    • 答案 80:

      学生一部分从小的原因,老师也是,一个老师整天读课本~~还整天吹嘘,你还想搭理他么
    • 答案 81:

      1、课堂学习的教材本身原因,教材内容可用性差,学生不感兴趣。2、有不少学生上课是为了凑人数而已,没有思考神马问题。3、从学校上学开始,就没有这个习惯,与老师的引导、鼓励、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
    • 答案 82:

      因为米饭和知乎还没有普及开来。。
    • 答案 83:

      我觉得这可能是惯性吧,因为在中学我们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知识,然后考试得高分,到了大学这种习惯改不过来,不会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寻求知识.
    • 答案 84:

      学生不会打架,只会欺负弱势群体,恃强凌弱,挑软柿子捏;老师太窝囊,不会叫学生打架,只会批评打架的,自己不会和别的老师打架,和和气气;
    • 答案 85:

      总体上我认为,先有什么样的老师,后来才有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老师不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不善于引导学生的讨论,或者说基本上没有为教学内容设置互动和讨论的思路和环节,只是照本宣科,那怎么能期望学生能否喜欢提问和质疑呢?如果老师给出的都是“标准答案”,如果老师的姿态上都是上课就是给大家带来“标准答案”的姿态,那么,学生提问和质疑的想法就会被抑制。我们看看老师的教材,有多少是用来开放式讨论的呢?又有多少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做好心理准备了呢?总体上还是老师的责任。
    • 答案 86:

      没有问题的人,有两种可能性:或天才,或平庸。天才喜欢独立思考,平庸自甘堕落。
    • 答案 87:

      中国的教育没有质疑之精神,以教为主,不宜讨论质疑为主。
    • 答案 88:

      这样逃课翘课老师认不出来
    • 答案 89:

      很简单,我问老师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出来,我还是得去谷歌。而且老师回答不出来,老师丢了面子,反过来会整你,所以,还不如自己谷歌。
    • 答案 90:

      1、填鸭式教育有给鸭子质疑的机会吗? 2、大部分高校生刚刚脱离艰苦的高中生活,在大学的宽松环境下一下子放松了,学习已经不是主业了。 3、现在的社会现实,功利主义当道,学习好坏,能力强弱对于将来并非第一因素。 4、老师的权威性,就像政府部门,政府出台的政策一样——不容置疑。 5、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还是有的,大部分都留洋去了
    • 答案 91:

      1、高中遗风 2、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没听懂,不相信自己能听懂) 3、不质疑(不怀疑老师所讲,不怀疑课本所讲) 4、不预习(现场谁想得了那么多?)
    • 答案 92:

      1.没有预习功课的习惯 2.老师未必知道
    • 答案 93:

      第一,大多数的老师,只是教,忘记了教学相长,大多数的老师只是灌输,忘记了其实首先是经验的分享,大多数的老师以为自己是权威,忘记了不过是在专业领域内先行而已, 师者,是很严肃的字眼,其实,叫 先生 我觉得就好很多,不过出身较早,所以多点经验教训可以碎碎念 第二,大学之精神,只在 独立思考 四个字,貌似现在没什么学校做得到了 所以,不奇怪出现这样的现象
    • 答案 94:

      我就是在校生~说说吧1.没有听课,在玩手机~干自己的事儿什么的2.根本就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3.觉得这门课不重要4.根本就没去上课
    • 答案 95:

      因为老师不给机会,课堂上不允许打断老师。久而久之,学生积极性被打消。连上课被点名提问到都惶惶之。归根结底,教育模式惹的祸。
    • 答案 96:

      中式教育一直都是要顺从的嘛,连以前的皇帝老子小时候受到的教育都是 稳天下基业,效先祖贤人 。没见过先祖,老师就算了吧~
    • 答案 97:

      受教育的背景不同,外国的从小叫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回答问题,而中国的只是灌输知识而,学生都没有独立思考的.
    • 答案 98:

      从小就接受填鸭式教育,不仅不教你怎么提问,甚至打击一些质疑精神。
    • 答案 99:

      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从小学就不敢在课堂上积极地提问和质疑呢。
    • 答案 100:

      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把原有的兴趣都磨没了。就算上了大学,也未必是学习的自己喜欢的学科,而且老师也不是以激发兴趣为讲课目的。
    • 答案 101:

      质疑的回答是这个就是这样的,没什么为什么
    • 答案 102:

      学生太多,老师根本没这个心思交流。
    • 答案 103:

      这些不影响毕业
    • 答案 104:

      1.提不了问,太浅薄。 2.偶像崇拜,觉得老师比自己牛。比如提问的话老师耍无赖说:你才吃多少米。大家不会想到老师辩驳不了了。你成功了。而会绕进去。 3.质疑精神不够。因为初中,高中,小学的体系是完整的。哪怕除了问题也不会意识到。所以到了大学惯性思维。只是接受,而不是批判的接受。 4.我们没有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前的都是封闭的问题。所以没有活跃的想法
    • 答案 105:

      中国的教育模式使然。
    • 答案 106:

      1、从小受的是“尊敬老师”、“服从上级”的奴化教育,长大以后就不会问问题了,创新能力也没有了。2、爱面子,怕问的问题“愚蠢”被大家笑话。3、老师是傻逼,讲的是垃圾。我说完了。
    • 答案 107:

      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不要问为什么,就是这样的,没有理由。
    • 答案 108:

      因为从小骨子里面被灌输了。。
    • 答案 109:

      这确实跟老师有关,不同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是不一样的,一般农村的孩子都是比较不提问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知道一个知乎网友是否关注自己?
下一篇:中医是科学吗?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