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为什么 > 为什么社会上有些人,其中不乏社会精英,对奥数存在偏见?

为什么社会上有些人,其中不乏社会精英,对奥数存在偏见?
2012-01-19 20:29:29   来源:   点击:

    为什么社会上有些人,其中不乏社会精英,对奥数存在偏见?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国际中学生数学大赛,在世界上影响非常之大。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目的是:发现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为各国进行科学教育交流创造条件,增进各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这一竞赛1959年由东欧国家发起,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 第一届IMO于1959年在罗马尼亚举行,当时只有七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前民主德国、前苏联)参加。后来,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国家也陆续参加。在今天,IMO已波及到几乎所有的文明国家。 IMO为发现数学人才做出了贡献。许多IMO优胜者后来成了杰出数学家,如沃尔夫奖获得者卢瓦兹、菲尔兹奖获得者德林菲尔德、约克兹、博切兹、高尔斯、马古利斯、拉佛阁等(其中前5位得过金牌)。

    37 个答案

    • 答案 1:

      我只鄙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奥数,其目的是增加学生负担,打压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对埋没数学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
    • 答案 2:

      因为楼主所说的奥数,应该是指“中国奥数”,就像中国足球和足球、中国文学和文学那样,说到底并不是一码事。中国奥数不是启发心智的数学,而是增加升学优势的砝码。从小学到高中,很多人都是被逼着以功利应试的心态参加奥数班、奥数比赛,不光占用了精力、时间、金钱,还会在高压力下磨灭对数学的兴趣,再加上很多小学奥数中的反向或寻求不同思路的技巧,并不能帮助养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那么对这种奥数的“偏见”,或说“不赞赏”,不仅是社会精英,更是每个对求知有着热爱和合理方法的人都会持有的态度吧。
    • 答案 3:

      A 首先我们看看高考奥数加分和体育加分的异同: 1 两者都是对有天赋的孩子的一种奖励,可以让他们在高考升学阶段获得额外的资源。 2 没有人反对体育加分,但是很多人反对奥数加分。为什么? 问题不在奥数这项目本身上。问题甚至也不在老师上。 问题主要在家长上。 大多数家长为什么不把孩子拿去练习田径好加分? 因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本事很清楚,根本不指望自己孩子是刘翔天赋异禀;相反,大多数家长对奥数根本不了解, 想当然以为奥数就是做题,只要刻苦就能神功练成。加上传统观念认为中国人数学底子好,于是家长都怀有试一把的心理把小孩拿到培训班上去烤。对于那些数学修养好 本身就喜欢数学的小孩 奥数就是一场游戏 乐得其中。可怜那些数学修养欠佳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难过于是笑着说奥数好有趣喔只能硬撑下去。所以说,家长辨明自己孩子的斤两是关键 B 社会上对奥数的敌意来自两方面: 1 首先,大多数人并没有从奥数中获得真正的思维乐趣,包括那些专家,记者 很多都是从小被奥数摧残的对象,自然无爱了。 2 中国的奥数培训和英语培训一样, 成了教育系统变相捞钱的工具,家长自然不乐意多一项最后是输的考核项目。 在中国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儿女是聪明的,放眼望去众多考试中也只有奥数是最纯粹的比划谁最聪明而不是比谁搞题海厉害。奥数的高差异分数分布就像一把利剑一样把聪明小孩和笨小孩区分开来, 不像高考分数分布均匀, 大多数小孩和家长都伤自尊了。 假如一个游戏有90%的参与者都输,那大家怎么可能高兴 C 对策:把高考加分减少到10分或5分,减少加分诱导。 这样奥数的投入性价比就相当低了。即使这样,奥数还是可能冷不下来。因为中学系统内部对奥数的喜爱不光是因为高考加分,而是奥数本身是检测学生思维能力的相对公平的标准。就拿小升中来说,那些中学校长很头痛怎么挑选有慧根的孩子,因为小升中的题目太弱智,小学奥数好的学生自然将来很可能数理化各方面都强一些。 事实上无可否认的是那些奥术成绩好的学生比奥数不好的学生将来更容易在科研等方向上出成绩,这点任何一个有心的记者专家都可以去统计。另外的,奥数好的孩子今后基本进入理工科领域,他们不容易发大财,只是充当默默无闻的栋梁而已,所以拿谁有钱有权出名论成功,奥数还真担当不起。 总结: 家长以为自己儿女都是龙凤要赢在起跑线上, 这是对孩子那些数学参悟不足的孩子们的摧残,这些资源不如花在绘画音乐写作等艺术修养的培养上。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竞争的中期,高校文凭的加码作用已经逐渐减弱, 个人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仅是奥数能够培养的。
    • 答案 4:

      我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小学到高中,都参加了各种名目的奥数培训和比赛。基本上没有交过培训费,一般都是学校组织的。 我读小学的时候,奥数比赛有一种时髦的称谓--“壮苗”。就是说对于本来基础比较好、学有余力的童鞋,通过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能够获得更多的提升。自认为是奥数的受益者,我在一个普通小镇上学,如果不是学校和自己在奥数方面的额外锻炼,可能就没有进一步开拓自己眼界的机会(参加奥数对于升学的一些帮助,我指的是中考、高考加分以外的帮助)。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基本上把在学校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划出来参加奥数(以及物理、化学等其他竞赛培训)。而且我觉得如果我没能参加这些的话,那一段时间我可能就是在无聊和无知中荒废并最终在升学考试中以一个一塌糊涂的成绩提前结束我的中国传统教育生涯。 重要的是,我没有觉得那一段时间受到了压抑、枯燥。能够和一群聪明并且喜爱学习的人一起我觉得过的非常的充实和自我满足,同时在奥数以外的课堂上通过无意或者有意的比较发现自己与周围其他同学比多了很多的优势之后这种小孩子与生俱来的虚荣心会回过头来促进自己在参加奥数的课程时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小孩子喜欢比较,容易受到一些别人的夸赞之后变得更加兴奋同时更加喜爱学习。我觉得,如果不是在北京上海这样各种条件比较优厚的地区、如果不是在一所素质教育执行非常到位的学校、如果周围的条件不能供你去持续参加各种乐器、外语、体育等各种拓展,那么,奥数,是一种比较省钱、比较有效地方式。 虽然这一段时间我也失去了很多,但我始终认为,奥数,让我终生受益。
    • 答案 5:

      偏见的不是奥数,是与奥数挂钩的东西,偏见的是全民奥数。
    • 答案 6:

      高端的东西只适合部分人士,而不应全民去搞。并且现在学奥数的目的并非出于对数学的喜爱,只是为了升学。进了大学后呢,数学可能就扔掉了。严重浪费了学生的人生。还不如学学音乐美术历史文学。某方面的专家只需要少部分对这方面有特长和热爱的人就可以了。
    • 答案 7:

      看了这么多的精彩回答,作为一个资浅的奥数制度受害者还是忍不住要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针对问题,我想说,绝大部分人,包括精英阶层,并没有对奥数存在偏见。所谓的这个IMO的确是世界上选拔数学优秀人才的一种十分出色的手段。他们所选拔出来的人,也都是能上刀山能下火海,经得住考验的千里马。估计没有人会怀疑这项赛事的权威性。另外,对于中国奥数,人们嗤之以鼻,甚至有人人诛之的心理也并不是偏见。是事件原本就以一个丑陋的形态存在着,人们看见一个很恶心的事,觉得它恶心也是正常的。偏见是片面的理解或者错误的认识。我觉得人们对于中国奥数的鄙视和仇恨是全面的,正确的。所以算不上是偏见。 说到这,当然要说中国奥数为什么恶心了。 都学过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在享受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还是在无休止的背公式,然后做题做题再做题?这个想必不用解释。我当初为了参加数学竞赛,基本上买下了市面上所有的竞赛书,然后把里面的习题从头到尾看一遍,解题过程全记住,一些偏难怪的题去问老师。老师根据进十年里竞赛当中出现过的题型告诉你这样的题应该怎么解决,或者因为没出现过干脆不用做。长时间魔鬼式训练,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看见什么样的式子就知道该怎么样变形,怎么样推导,怎么样写解题过程。初中时候稍差一点,靠着海量题库做地毯式轰炸。高中的时候,老师“水平”比较高,将各式各样的问题分门别类,总结出一套类似背历史问答题一样的解题方法,出现什么A条件和B条件的时候,用X方法一定能解出,把逻辑分析、思维过程都省略了,对号入座就能做出题来。 这样的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奥数,也适用于奥英、奥物、奥化、奥生、奥计等等等等。所谓的理科,已经无“理”可言,考量的是做题者对于题型、条件、方法、过程的记忆能力。这样的能力,有什么用处? 中国初高中数学很高深,可是有谁能知道指数、对数、数列、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用的上的也有不少,可是学校的教学又有没有真把这个能力培养出来呢?大学的时候学统计,老师让学生把书上的数字套进公式,和他算的数一样这课就算讲完了。基本就是这个套路,教不出真东西。 数学帮助我们更好的发现这个世界,可是中国的数学不仅没让我们发现任何东西,反而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了恐惧。数学好固然是一种优秀的象征,可是要深知此数学好,非我天朝之数学成绩好。 走个极端,如果高考考篮球呢?那一定是全民打篮球,无论什么样身体素质的人都要去打。那个时候,读书的人就会成为另类,上学路上必须运着球,每天至少200个罚篮,睡前一定要拉柔韧性,隔一个礼拜就得连一次长跑。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也一定有人会问,篮球在全世界这么风靡,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甚至精英阶层对篮球有偏见呢? 好像废话有点多,没什么重点,请见谅。
    • 答案 8:

      两件事: 1.我小学参加奥数,练习的时候就是背题,我们有疑问老师也不讲解,因为考试时基本是一样的题,背对了就行。后来上考场我没按背的做,按自己的想法搞。直接从平时的第一到名落孙山。不过现在看来并不后悔,甚至有点自豪。 2.高三高考前填一个什么单子,才发现前座成绩平平的女生小学还得了四川省奥数一等奖。但是一问,她唯一的印象是当时发的奖金她只领到了很小一部分。其它的被学校扣了。
    • 答案 9:

      奥数不过是应试教育的一个牺牲品而已,因为应试教育体制而扭曲。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奥数的不满就不是偏见,而是一种趋向客观的认知,因为扭曲后的奥数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都是弊大于利了。 类似的,比如中国的城管,原本在其对于维护市容和秩序,制约违法犯罪起到了很大的价值,为什么中国多数平民痛恨中国城管,是因为中国城管对于民众而言,已经弊大于利,其负面价值大于正面价值了。 就我个人而言,小时候其实还挺喜欢奥数,某种意义上,是奥数激发了我对于学习的兴趣。但你若问我现在的奥数的价值,我觉得说,弊远大于利
    • 答案 10:

      以我的理解,奥数本身并不是要求学生天生就天资聪明,是个天才, 而是培养和挖掘学生的一种数学兴趣,来提高其自身潜力,提高创造性思维以及等等。这就像一些什么电子大赛做个遥控车,机器人之类的,只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种方法,通过它来进一步接触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奥数也一样,我相信它的初衷应该是寻找到那些能从中找到快乐,能尤此打开兴趣和智慧之门的同学。 而现在我们的奥数发展成什么样了呢,由于在中考啊,高考啊的加分报送之类的诱惑下,也变成了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态。我们的奥数不再是依靠思维的创新来解题了,和高考一样也变成了一种定势思维,解题方法就那么多种,我想只要是智商中上,刻苦努力个两年就能拿奖。我没学过多长时间奥数,记得当年做奥数题时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想他们拿奖的跟我的区别也许仅仅只是比我多看了几年题,比我在这方面多动了几年脑子,而跟所谓的思维方式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吧。我一直认为这中自主的思维方式是那些奥数金牌得主和像高斯一样很年轻就取得很大成就的数学家的区别。 当然其中肯定不乏通过奥数在智慧和思维上有很大收获的人,我一向认为个人的发展能与当时的时势相吻合,那是怎样的一种幸运呢。 这就是我个人的偏见!
    • 答案 11:

      看那么多对奥数纠结的朋友们,推荐一个网站:projecteuler.net/能够...。从趋势上讲,我觉得学点奥数的奇技淫巧没啥不好的,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享受思考时的乐趣。如果向上面各位朋友说的那样,我觉得问题应该在于老师的教学能力,如果能旁听一下,基本上就知道这个老师肚子里有没有货,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去读这个奥数了。
    • 答案 12:

      我小时候很喜欢奥术,不是家长要求的,就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我现在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反对声这么大。教育的常识是“因材施教”,逼一个天赋上不适合去搞奥数的孩子(当然ta可能在其它方面有天赋)搞奥数才是应该竭力反对的,同样,逼一个喜欢搞奥数的孩子天天学着太easy的课本也是件残忍的事情。
    • 答案 13:

      奥数在国内和国外差别是挺大的。我一美国同学高中就是州集训队的,但他们从没认真“培训”或准备过,都是兴趣使然。人家的下午都踢足球吹小号去了,没时间做题……不过更绝的是他们高中的一个神人,高二第一次参加奥数就进了美国国家集训队,然后到了高三,人家不参赛了,说是因为已经体会过,再去就没意思了。 话说回来,国内的奥数不一定就压抑天才。认识好几个国际奥数理化金牌们,都是聪明勤奋而且兴趣爱好广泛的主。三国杀都玩得很专业。有个以前还在网上连载武侠小说来着……
    • 答案 14:

      一切打着培养精英的旗号,不辨根器,揠苗助长,强制参与,借机敛财的行为都是耍流氓。中国奥数貌似给了小朋友们一条起跑线,其实是给家长们建了个收费站。 让喜欢数学的孩子去学数学,去玩奥数,让喜欢放风筝的孩子去放风筝。
    • 答案 15:

      如果孩子智商超群有天赋可以学奥数。但中国是一元化社会,即使普通的孩子也被逼着学奥数,家长都想自己孩子出人头地,但奥数的难度就不是给普通智力孩子准备的,有几个孩子能学懂呢?一元化社会把孩子逼入绝境。
    • 答案 16:

      有多少对奥数感兴趣,并自愿学奥数的学生?多数是被学校里的老师间接强迫的,如果班里 40 个学生有 32 个学了奥数,老师说不学奥数的学生就没有希望,接下来和奥数相关的机构和老师就能赚到很多外快。老师所关心的并不是培养未来的数学人才,而是盯着眼前跳进自己荷包里的银子。其实,中国的奥数和房地产业差不多,都是被绑架着买了房子或学了奥数。
    • 答案 17:

      偏见还是来源于奥数与升学挂钩的的制度吧,即使不是体制上的问题,那也一定来源于人们的不良竞争意思。有意思的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家长们对孩子的无端期望转化成了对奥赛这类东西的疯狂。因为奥赛不适合绝大部分人,所以全民学奥赛是百弊之举。社会人心不正,怪不得奥赛本身。
    • 答案 18:

      为了升学学奥数,偏离了学习的本质。特别是小孩子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生活
    • 答案 19:

      偏见的不是奥数,而是教育!
    • 答案 20:

      在现在的中国,凡是对孩子相对公平的就不算太坏。让小孩子拼奥数,总比让小孩子拼爹好。 (申明:我也是奥数的受益者,也许不能代表大多数家长的立场。)
    • 答案 21:

      存在偏见的原因是,小时候被它夺走了太多太多的周末和假期。哼!
    • 答案 22:

      其实奥数本身很纯洁,只是被人利用了。
    • 答案 23:

      很早学奥数 使思维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人望而却步,很容易被排斥。
    • 答案 24:

      对奥数的偏见源自小学对奥数学生的特殊照顾,导致大量学生被强迫学习奥数以获得优势,而实际上奥数的实际好处并不大
    • 答案 25:

      奥数和奥运一样,国外是发掘并培养天才,我们是筛选并制造天才。前者也许会漏掉天才,但后者一定会毁掉其它方面的天才。
    • 答案 26:

      1 和所有学科一样,只有将其当成兴趣才会快乐,不是所有孩子都对数学感兴趣的,相反可能是极少数; 2 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导向把奥数捧得太高甚至成为好学生到标准,强迫孩子去参加奥数,这无疑是畸形的。
    • 答案 27:

      对整体社会来看,弊大于利;但对个人来讲,有利有弊。奥数本身具有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性质,但不值得全民参与。奥数班与英语班的区别就是:前者是精英教育,后者是大众教育
    • 答案 28:

      数学属于思想的研究行为,是不能通过考试、竞赛来衡量的,奥数是属于考试、竞赛的,根本无法培养人的数学研究思维,因此不能作为数学研究的代言词。
    • 答案 29:

      和奥运一样,花纳税人的钱,去增加所谓国家荣誉。
    • 答案 30:

      作为做过奥数的,感觉其实奥数是非常锻炼人的思维的,但是似乎被异化了而已。 如果有兴趣,还是很不错的。
    • 答案 31:

      因为不实际,不实用,太概念,就像老实人做不好事情一样,纠结,不都说人老实好吗
    • 答案 32:

      我觉得现在的奥数热实际上是社会功利化的在儿童阶段的一种体现,套句俗话就是:经挺好,让和尚给念歪了。奥数这个东西,本身应该作为一种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提供一种相应的思维锻炼,就不是面向大众的。对于奥数表现突出的人,也确实说明他有从事科研的潜质,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如高考加分、乃至保送等等。可是现在的家长在激烈的社会在竞争中都只看到了奥数好的结果,却忽略了奥数本身的意义,所以导致了一窝蜂的去挤奥数。错在社会遴选机制,或者说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而不是奥数本身。
    • 答案 33:

      我玩奥数从小学玩到初中,挺有意思的。 这东西,喜欢的就学不喜欢的就不学呗。喜欢数学的孩子相信不会恨奥数吧? 难道现在奥数变质了吗?开始搞全民奥数了?为什么?
    • 答案 34:

      最近有篇讨论中外数学教育的文章蛮不错的
    • 答案 35:

      如果非要说的话,我只能说所有的东西不都得批判一下吗,要不怎么显得出你的犀利和远见呢…很多人不喜欢奥数只是因为得奖的同学可以加分,显得不公平,因为高考是大面积全范围的考试,相对剔除了很多不公平因素,但是把专项加分引入,很多人就不爽了,毕竟高考一分压死人。而教育学家认为中国奥数会抹杀学生的天性,逼迫他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加分规则引发的负面效应,并不是奥数本身的错。如果确实有天赋和兴趣,往这方面发展一下的人最后有所成就的大有人在
    • 答案 36:

      不是我们的“见”偏了,而是它自身偏了。
    • 答案 37:

      偏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从实际用处出发! 奥数用处大吗? 只会增加学生负担,对于智力开发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1年9月24日的 Google Doodle 到底有多少彩蛋?
下一篇:国内外有哪些专门提供足球比赛数据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