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为什么 > 只有我一个人感到被屡屡「感谢作者」是一种变相侮辱么?

只有我一个人感到被屡屡「感谢作者」是一种变相侮辱么?
2012-01-19 17:30:07   来源:   点击:

    只有我一个人感到被屡屡「感谢作者」是一种变相侮辱么?或曰,「发好人卡」?感谢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在乎你是否想感谢我——在不「赞同」的情况下?相关问题:你什么时候会使用 “赞同”,什么时候会使用 “感谢作者” ?zhihu.com/question...

    5 个答案

    • 答案 1:

      对于问题本身,需要做一个一定规模的调查统计,才可以得出有参考意义的结论。就我个人来说,目前为止在得到感谢(即使感谢人并没有出现在“赞同”列表中)后,尚未对这个感谢动作产生过明显的负面情绪。针对问题的补充说明,说一些看法。在 zhihu.com 的感谢,个人将其理解为与现实世界中的“感谢”基本一致。就“提问与回答”这个相对窄的对话环境,做个假设:我遇到一题生物学课程的作业,不知如何解答,向同学和老师提问;会有多位同学和老师为我提供解答,其中的一些我很是赞同,剩下的更多我不甚赞同(甚至对有些解答完全反对)或无法理解;但我仍旧要一一当面感谢每一位为我作答的同学和老师。——概括来说,“感谢”是一种交际礼仪,可为可不为,把握尺度也因人而异,但在一般语境下,“感谢”本身基本是善意的,被感谢者应该也不会因此产生过多负面情绪。zhihu.com 的上下箭头,文字的注释也是“赞同”和“反对”,我的理解,也基本与上面这个“假设”中的情况一致:就是对作答内容本身的“赞同”以及“反对”。目前“知乎”的评价体系,基本与现实的交际模式比较相近:

        “感谢”常常会伴随“赞同”同时出现;

        获得“感谢”时也可能并不被对方“赞同”(甚至可能被“反对”),与现实世界的情况一样,作答者其实无法知道该答案是否被某一个具体的人“反对”了——现实世界中,一般人也会避免在求问时当面明确地反对对方;

        当别人有意发表“评论”时,这个“评论”是公开可见的——现实中的作答,也常常可能受到当场的评论。

      与现实比较有区别的是,当自己的答案非常“没有帮助”时,在 zhihu.com 会被折叠起来;同时,通过与其他平行答案在数据上的对比,可能可以发现自己的答案得到了“反对”或“没有帮助”的评价——例如,自己获得的“赞同”票比另一个答案多,排位却在它之下(甚至被折叠)。关于作答者是否在乎他人的感谢,这也是一个 个人喜好/交际态度 问题。在现实交际中,作答者也很难强制对方“不感谢”自己;一般人“被感谢”了,也不至于很反感。但可能也会出现比较明确的态度表达:比如在回答问题时就向对方说“请不要感谢我”。类似地,在 zhihu.com,也可以在作答内容中注明“请勿点 ‘感谢作者’ ”,相信大多数用户也会尊重你的要求 : )
    • 答案 2:

      有时候我只愿意赞同我最认可的那个答案。其他的好答案我点感谢作者。有时候我点进来看看这个问题,不打算关注,也不想让它出现在我的新鲜事里,于是我点感谢作者。不过大部分时间我还是会点赞同。LZ别把别人想太坏吧。每个人习惯不同。你热心回答问题,别人感谢你还来不及,不会有人想要去侮辱你的。
    • 答案 3:

      个人理解:赞同某人是因为他说出了你想说的。感谢某人是因为某人说出了你想知道的。但是知乎对于”赞同“和”感谢“的区分好像不够清楚。而且个人感觉”感谢“对于答案的排名也应该是很重要的。希望有一天知乎能够做出很好的解释。
    • 答案 4:

      呵呵,这个问题不是个辨析题啊,而是个主观感受的吐槽题嘛。其实在知乎混了一段时间后,应该赞同和感谢大概的功能区分还是了解的吧,也基本能够合理使用的吧。但有时候最关注的是答案内容是不是被认同,在追寻真知啊,哪有传道解惑,当然需要被更多人认可,需要人们来为答案背书,也使自己信心更坚定,如果不被赞同而只是被感谢,需求没有实现嘛,当然体验不好了,呵呵,确实会有发好人卡的感觉。
    • 答案 5:

      关于“赞同”和“感谢作者”的区别,知乎的运营胡维专门做过说明。见《如何正确使用知乎的 “赞同、反对、感谢作者、没有帮助” 功能?》zhihu.com/question...胡维说:「赞同」表示赞同该答案,「反对」表示反对该答案。「感谢作者」表示你对该作者的回答行为表示感谢,「没有帮助」表示该答案对你没有价值。不过,很多人是不看的,全凭自己的主观理解去定义赞同、反对、感谢、没有帮助等各键,所以标准真是五花八门,见zhihu.com/question...。呵呵,问者肯定也没看过,当然会心生不满。其实,“感谢作者"可以理解为对你参与作答的举动表示感谢。这不是对你的侮辱吧?当然,这里有个纠结、怪异的地方,就是”赞同“、”反对“、”没有帮助“都是针对内容本身所做的表态,而唯独”感谢作者“却是针对行为发出的,即4种方式所采取的评价角度和标准是不一致的,那么,引起大家对”感谢作者“的歧义和认为收到”感谢作者“是侮辱自己的学识,恐怕也在所难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重新定义”感谢作者“。建议也从内容评价的角度进行定义。比如改成部分赞同。因为对于大部分回答,我完全赞同的很少。目前,当我赞同8成以上时,我就投”赞同“票;8成以上不同意时,会投”反对“票;居于中间,即3成至7成赞同的情况下,我只好去点”感谢作者“了,感谢他积极的参与、热心的思考。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部分赞同设一个功能键,并在系统中给作者一个奖励分值,提升他的排名位置。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说,我认为把赞同和反对都放置在回答下面,与感谢、没有帮助并排在一起更方便。最开始上知乎时,我根本不知道作者左侧的小三角是用来投票的,还以为是分隔符呢,所以也不会去参与投票。另外,知乎有个“举报问题”的按钮,放在提问的附言下方,我也是在知乎泡了很久,才看到这个功能键。我认为这个功能键也应该挪到每个回答的下方,与评论、没有帮助等同列。当我发现某个回答有严重的事实错误、基本观点错误、基本常识性错误、逻辑推理错误等错误,却赢得高票时,想举报它,阻止作者传播错误信息,却要跑到第一屏去写,还要注明是谁在什么地方讲错了,这对于我来说,平白添了很多麻烦。如果搁在回答的正下方,我直接写发现的问题,知乎的管理员便可以一目了然,这对知乎的管理者也很方便,免得他们在页面上浪费时间到处查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构建社交网络中的 News Feed/Timeline ?
下一篇:分类和标签有什么区别和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