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为什么 > 影响国内手机支付普及应用的障碍是什么?

影响国内手机支付普及应用的障碍是什么?
2012-01-19 17:40:39   来源:   点击:

    影响国内手机支付普及应用的障碍是什么?

    15 个答案

    • 答案 1:

      前几天和几家手机游戏公司谈合作。大家的意见非常统一,移动支付是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移动支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式。与移动互联网产品相关度更高的“远程支付”,也因为各种原因显得萎靡。其原因总结如下: 1、手机银行,目前市面上经常能看到的也无非就是工、招、建三家。除了招行的页面相对兼容性较好外,另外两家的支付流程几乎可以用坑爹来形容,用户跳出率那不是一般的低。支持的银行种类少,支付流程麻烦,直接影响了用户支付的成功率,也减少了商户的收入,势必也影响了开发者的积极性。 2、不需要跳转到银行支付界面的支付接口,通常给到第三方公司的都是无磁无密信用卡接口。所谓无磁无密,就是只需要信用卡号,CVV2,有效期便能完成支付。这类支付接口风险尤其大,通常银行会要求支付企业将这类接口应用在实名制的行业里。这对大多数交易都是来自于网购、虚拟货物交易的移动互联网来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3、由于以上原因,目前业内统一的观点是移动支付将来会更流行支付宝“卡通”产品这样的产品形态。持卡人、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三方达成契约关系,持卡人将银行卡扣费授权给第三方支付公司,让其进行扣费。这类支付方式的相对地解决了手机网银和无磁无密接口的问题,但因此带来了安全性问题,前段日子出了个用户手机被偷然后支付宝卡通被消费上千元的事情。便捷和安全是相对的,如何做好风控和技术安全是支付公司未来要面对的课题。 4、用户需求挖掘不深,这个不仅是对银行,也是对支付公司。前几天和水果忍着中文版的发行公司CEO聊天,讲到用户的支付行为。通常在手机上玩游戏的用户,都是一种绝对的冲动性消费,如果你一板一眼像支付宝的安全支付服务那样起个服务,选个账号,输个支付密码进行支付,用户早就睡觉了。我就是付2毛钱买个小道具,有必要么兄弟。但是在京东客户端进行一笔订单的支付,那就一定是要非常正式的流程,让用户感到“放心,安全”。其实不管是微支付模式还是“正式支付”模式,我们支付公司都必须保证相对的安全,但消费者的诉求会在各个场合不同,我们如果总是提供一套“标准”产品,拒绝进化,那就会眼睁睁地看着用户流失。 5、环境使然。前面说了支付是移动互联网的瓶颈,那中国特色的“免费”消费心态,低成本山寨文化也直接导致了开发者积极性不强。在IOS的封闭体系下,App Store上所有移动应用除了越狱,用户要玩就要付钱(除非产品本身就是免费的)。但支付公司做不进去,因为苹果要求所有上架产品必须使用苹果指定的支付方式(也是账号绑定信用卡的方式),用户愿意付费,我们干瞪眼。安卓则是免费得一塌糊涂,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基本不是免费你就别玩了。靠着仅有的一点Admob收入,开发者日子很难过,自然也不愿意花大精力在上面(当然还由安卓自身的碎片化问题导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耳熟能详的游戏,版本更新大多是优先IOS,然后才是安卓,因为安卓玩家都是爷,不花钱,还要玩,只能晚些伺候了。 其实总结下来原因无非就是金融机构跟进力度太小,第三方支付公司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无法理清,本来行业就是互相促进的。到底是先有牛逼应用,还是先有牛逼支付产品,相信半年内大家就有结果了。
    • 答案 2:

      看大家分析的都很具体,很有道理。我都比较赞同。 不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移动支付的需求目前很小,也很不强烈。如果需求很大很强烈,不存在搞不定的道理,猫有猫招狗有狗招嘛 没有无原无故的支付,支付从来只是都是由应用来拉动的。靠手机上网游、虚拟消费、部分网购来拉动手机支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场景还是太小,而且这些东西目前都没有因为手机支付未普及而受太大的阻碍,回头给普及了只是锦上添花而已,需求不足够强烈。 手机和支付的应用真的要普及开来,还是需要结合线下的应用场景一起来拉动,但,那些所谓用手机可以刷公交车,可以上公厕,可以xxx,其实都不足以拉动消费者来用。中国人用卡支付的习惯才刚刚形成,很多地方现金用起来没觉得不方便,卡用起来已经觉得很先进了,干嘛非得手机付钱?初始和充值的时候又麻烦,使用起来又不习惯。 我们现在没这需求,有也很小,等我们习惯了身上不装钱,只带信用卡和手机的时候,需求就来了,现在的那些美好描述都是浮云ing 等吧,这个市场需要慢慢养 ------ 目前把精力放在紧贴游戏、彩票这些虚拟行业做微支付解决方案,会比较有成效。当然,还得同时尝试在新的应用上做支付创新,一个领域总得需要有探索者嘛~
    • 答案 3:

      中国互联网最大的问题,就是看到外国在干什么,就觉得“矮油,不错哦,国内也应该赶紧有,否则别人做了我没做,就落后了。” 实际上,根本只是看山是山,没弄明白为毛这边会有座山,是因为地壳运动,还是因为陨石砸的。 移动支付这件事情,在国内普及,还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君不见银联网上支付也只是这两年才缓缓跟进。这是国内银行业目前依然还是国有垄断为主造成的,而国有银行最大的问题就是稳重。 另外,移动支付说到底是工具,工具必须有适当的场景消费才可能有价值,那么请问,大众的移动支付需求在哪里?即使是在国外,移动支付这件事情也算是个很新鲜的东西,也没有形成很广阔的应用领域,在缺乏应用场景支持的情况下,作为工具存在的移动支付,本来就不具备价值。 顺便探讨一下最方便的移动支付方式是什么,不是绑定银行账户,不是绑定第三方支付帐号,而是直接使用通讯预付款进行小额支付,或运营商授信的信用代扣费。举个非常理想化的例子,水费单来了,你一直没记得去缴费,发现还有一天到期了,你还是没时间去银行,OK,没有关系,扫描一下条形码,确认从手机余额里付款,搞定。这里你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个例子中,只要自来水公司能够提供一个缴费的APP,同时和运营商签订一个代扣费协议,这件事情根本和银行就没有关系,和第三方支付也没有关系。那么能不能发生关系,能,水公司的APP就直接是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来提供的。 移动支付本身,一定会局限在微支付,否则,手机丢了怎么办?被错扣费怎么办?信用问题到目前为止依然是网络支付的最大瓶颈之一,移动支付更不必说。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2年内还是会有很多公司纷纷杀入移动支付领域,但是3年内都不会出现更多有用的应用场景,让用户愿意进行移动支付。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到3年后再讨论。
    • 答案 4:

      看了大家关于技术的讨论,很受启发。 我觉得也可以稍微回顾一下金融史,看看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纸币到信用卡,解决了什么问题,受到哪些阻碍: 金属货币相对不容易通货膨胀,也不容毁损,但最终还是被纸币取代,是因为其便携性差,而信用卡逐渐取代纸币,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想想除了煤老板还有谁用现金买房买车)。 在货币形式的转化过程中,受到的阻碍是相似的:(1)基础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比如验钞机和POS终端;(2)建立信任。客户在体会到便捷性的同时,要相信这种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商家从接受金银铜到一张纸,从接受纸币到一堆信号,除了对技术建立信任,也需要对相关制度建立信任。 回到移动支付,我觉得从便携性角度看其缺乏革命性(信用卡相对纸币也没那么有革命性,所以也没完全取代纸币),而受到的阻碍还是基础设施和信任关系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都需要时间和利益驱动,但由于移动支付带来的好处暂时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动力不足,发展也就比较慢。
    • 答案 5:

      首先看涉及到的行业。手机支付是一个金融产品,那么能做这个的,只有下列类型的企业: 金融组织(银联、支付宝)、手机硬件制造商(比如Moto,因为可能需要硬件的相关支持。NFC就是一例)、手机软件制造商(这个广泛了,不过支付宝也可以归入到这里)、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 从过程上看,手机支付依然面对的问题就是安全和便捷性的冲突问题。大宗交易不用从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因为可以把这个过程做到足够复杂而用户不会因为便捷性等用户体验的缺失而不用这个产品。 手机支付的更多应用场景是小额支付,时下流行的叫法是微支付。 微支付就意味着用户希望更快捷的完成这个支付过程,本质上是替代现金的小额支付。其实本质解决的问题就是出门只带手机不带钱包。因为“手机是随身必须携带的唯一设备”。 我们目前看到的手机支付的方案有如下方向。 非接触性感应,比如NFC和RF_SIM卡。前者需要硬件支持,后者需要软件支持。 非接触类摄像读取,比如二维码。这个看是否和手机号绑定。如果不绑定手机号,在已有的支付平台上做这个会比较成熟,支付宝、银联都可以。绑定的话,无疑是运营商了。 短信确认支付,大致做法就是在购买的设备上输入手机号码,手机收到短信后直接从话费里扣除就好了。运营商做最好。 NFC目前Google正在推,啥时候到中国基本遥遥无期。RF_SIM是2.4GHz下的,中移动做过一段时间,被叫停了,原因是需要改标准。这个需要在买家和卖家双方大动手脚。 二维码等拍摄读取本身很靠谱。但是需要手机联网支持。一种考虑是走数据通道,一种是走短信通道。这种方案对于买家和卖家的来说,起步成本和运营成本都非常低。 短信确认支付,很简单,但是需要卖家的设备支持。不过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再搞一部手机。这个对于卖家来说,可能需要更好的管理平台。 可以看出,除了NFC这类放在手机本身而不是手机卡上的方案之外,基本上都要经过运营商这道坎。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可能遇到的阻碍: 运营商不做(事实上运营商已经在做了,这个不成立) 运营商不支持(不可能不支持,一笔交易收1毛的短信费也是赚钱的) 便捷性和安全冲突(目前支付宝上就有洗钱的,大股小额资金通过网络一夜之间转移是很容易办到的) 运营普及的困难(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要有一方作为主导普及) 总体来说,普及,需要时间。 补:不是很赞同白鸦的观点,习惯,是可以养成的,尤其是企业推动一些东西的时候,是绝对可以给消费者养成习惯的。
    • 答案 6:

      个人感觉 1,智能手机的不普及 2,实名制落实不到位 3,手机支付还没被大众认可,目前网络支付还未普及呢!
    • 答案 7:

      个人感觉,按优先级排序 1.硬件支持,包括商家使用的设备和用户终端。 2.操作复杂,如果能直接使用手机余额(预付费)或与后付费账单合并会好很多。 3.大众对于安全性的顾虑。
    • 答案 8:

      个人觉得,作为移动支付的服务供应商,考虑先从哪个品类哪个行业作为切入口迅速引爆移动支付的普及,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答案 9:

      可以先做点微支付的业务 然后做的好 再慢慢做大额支付
    • 答案 10:

      智能手机的普及
    • 答案 11:

      补充一点,我国现在的民族标准思想过于狂热。例如银联,不愿意兼容EMV,这样貌似很自立。可是这样简介增加了中国银行的运营成本,一来要为了接受EMV卡同时支持银联PC 2.0标准在软件和硬件上的双重配合。这样做不见得真的那么大的经济效益,反而重复投入了。而迟迟未能建立起来的民族标准又未得以普及,导致移动支付市场空缺。
    • 答案 12:

      说下个人的想法 首先,移动支付分为在线支付和线下支付。及使用网上银行/支付宝/手机预存费等属于在线支付。线下支付及“刷手机”支付。 无论哪种方式,整个产业链分为几部分 1. 银行/电信运营商 他们属于规则的制定者,或者说他们有能力制定游戏规则。但是,如大家所讲一般这类企业都是国企,维稳比创新更重要。所以,单凭这些企业推动移动支付很难。 2. 第三方服务。比如支付宝这类第三方服务商。由于其web上的资源和用户数的积累,也可以顺势推出移动支付的方案。优势在于用户对网上支付有了概念,推手机线上/线下支付,教育成本低。同时,一个帐号支持多种情景的消费,对用户来说很便捷。 3. 用户。如果说对手机支付没需求,我觉得太片面。至于这个量有多少,又有多少用户的手机可支持支付功能,这就要看数据了。但是,手机支付的需求很明显,而且不是一天两天了。 4. 商家。如果用手机在线支付的话,对于商家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关键在于线下支付。这里牵扯到的核心问题是硬件投入由谁买单。 综上所述,我认为目前第三方服务最有机会在手机支付领域打造自己的平台。至于小额支付、微支付、快速支付这些需求,使产品层面的事。通过产品流程的设计和优化都能解决。
    • 答案 13:

      没有统一的标准,是要害
    • 答案 14:

      钱总是要花滴!拿着钱包一直是首选,现金保险呀。但,有了更加好的支付方式的时候,一部分人开始尝试,如信用卡,网上银行等等。手机支付是不是杀手级,不重要!重要的方便。我现在就是手机支付宝,做很多的支付动作。即使手机欠费停机了,有了wifi,一样能够充值,多好呀!
    • 答案 15:

      事物的两面性, 标准是要害,但是乱世出英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最挤的公交是每天什么时段的哪一路?
下一篇:各国对公交车的行驶速度都有什么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