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1:
漢字的發展是由繁入簡的,隋唐時就有了相對於正體字的俗體字,後者是民間流行的,簡化了的正體字。俗體字普及運動在上個世紀初就已經開始,慢慢發展為將筆劃較多的正體字也簡化。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直到1986年頒布《簡化字總表》,簡化字成為國家標準推廣開來,事實上總表裡面並不全是簡化字,一些繁體字無需簡化被保留下來,也吸收了相當多的已經普遍使用的俗體字。 一旦有了標準,想用繁體的人也無從接觸。隨著網絡普及和輸入法升級,接受簡化字教育的人群,使用正體字的反倒多起來。蓋因不用書寫,由簡入繁的困難也只有辨識。 台灣以正統自居,有些島內人士將繁體字稱為「正體字」,不會學習大陸改革字體,已經存在的簡體字(俗體字)則繼續存在。香港則自稱「繁體字」,因為殖民的緣故,也不可能簡化字體。這應該是兩地得以保存繁體字的主因。 隸書是篆書的簡化,當初估計也有人哀歎「為何不能保留美麗的篆書」。文字是不斷發展的,簡化字的「簡」迷惑了人眼,其實它也有創新吸收,比如「她」「的」等。幸好藉助技術,使用同種語言的人們可以簡體、繁體自由切換,實在是值得慶倖的事情。 -
答案 2:
其实,汉字的发展是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中间的「繁」是必然趋势,语言的逐渐丰富决定了汉字个数和笔画的扩充。繁的缺陷在于某些字的笔画过于繁琐,但简同样有缺陷,属于并未完工的「烂尾楼工程」。以下摘自某位网友的评论,无耐心者请自行绕道。 談下簡體字(所謂的規範字),不少同胞說過,與其恢復正體字,不如改用甲骨文(或篆字),這種說法是非常謬誤的,也是造成誤區的主因之一,我在此想重申:甲骨文和篆字都是漢字的原始初級階段,而正體字是高度發展之後形成的成熟漢字。简体字之“各项弊端”如下: 一、 康熙字典中收漢字四萬餘,說文解字中收漢字九千餘,漢語專業者識漢字七千左右,台灣常用漢字為4800個,大陸常用漢字為3500個,而簡化漢字只有2200餘個(中途截止),但有些繁字未被改善,而某些不應簡化、或非理性簡化的漢字卻比比皆是。 二、 漢字的閱讀都是以圖像姿態進行的,而并非是一筆一劃地細看細數,閱讀的速度與筆劃的數目不成正比關係,況且某些簡化字之平均減筆數目僅比正體字多出兩三筆。 三、 漢字的形體越相近,就越不易辨認,越不易校對,閱讀效率也低。簡體字造成了很多形似字,增加了閱讀時和排版時會出錯的機率。簡體字默認的“宋體/新宋體”遠不如正體字的“細明體/新細明體”更清晰、更美觀、更精細。 四、簡化字採取“多繁對一簡”的原則,致使漢字的表意功能削弱,需更依賴上下文才能準確理解文意,因而影響了閱讀效率。“多繁對一簡”,導致了對漢字本義理解上的困難。例如:干(乾、幹、榦)、发(發、髮)、脏(髒、臟)、系(係、繫)、冲(沖、衝)、余(餘)、后(後)、几(幾)、丑(醜)、只(隻)、斗(鬥)、松(鬆)、准(準)。 括弧前是繁體誤寫,括弧裡是繁體正寫,以下誤寫理應歸罪於簡體字『多繁合一簡』之原則。 1,幹燥(乾燥)、乾活兒(幹活兒)、幹涉(干涉)。 2,髮揮(發揮)、頭發(頭髮)。 3,面條(麵條)、表麵(表面)。 4,衝水(沖水)、沖鋒(衝鋒)。 5,余地(餘地)、餘『我』(余『我』)。 6,皇後(皇后)、之后(之後)。 7,茶幾(茶几)、几乎(幾乎)。 8,醜時(丑時)、丑陋(醜陋)。 9,只言片語(隻言片語)、隻有(只有)。 10,斗爭(鬥爭)、北鬥(北斗)。 11,鬆柏(松柏)、輕松(輕鬆)。 12,標准(標準)、批準(批准)。 13,制造(製造)、製度(制度)。 14,裡程(里程)、那里(那裡)。『“裏”是“裡”的“異體”』。 15,复(覆、復、複) (1)覆:答覆/回覆/傾覆; (2)復:復活/復興/恢復; (3)複:複雜/繁複/複查; (4)“回覆”和“回復”,在表“回答”義時可通用。 五、 簡化字違反了六書原則,本身亦不是一套有系統的造字法,導致漢字的科學性和邏輯性變差。反之,正體字在結構上較有規律,較易理解、記憶、和學習。正體字并非“煩體字”,而是中華文明世代傳承的強大工具,更是偉大漢族同胞在精神上最有效的凝固劑。 六、簡化字以同一符號取代不同偏旁(萬能字符“又”和“メ”),以致字形無理據可言。例如:鸡(雞)、汉(漢)、欢(歡)、仅(僅)、权(權)、凤(鳳)、邓(鄧)、戏(戲)、树(樹)、对(對)、轰(轟)、。。。其中“又”部均代表不同的字形,讓人摸不著頭腦,找不到依據。再如:赵(趙)、风(風)、冈(岡)等字亦是如此。 七、 將“行草字”任意“楷書化”的漢字,字形亦無理論依據,且無法以此類推,舉一反三。例如:韦(韋)、车(車)、东(東)、头(頭)等。新造新聲字不精確,較易造成誤讀。例如:跃(躍)、灿(燦)、价(價)、坝(壩)等。 八、大陸若想真正減少文盲(半文盲),還須考慮很多其它因素,例如:教育的普及度可能影響更大。如今,希望工程雖已初見成效,但相對於基數龐大的農村人口,普遍落後的教室校舍,捉襟見肘的師資份額,恐怕想讓多數人受益仍是杯水車薪,急需政界、商界、及各界華人關注教育、多做善事、貢獻力量。另外,小學生、中學生的學業負擔太重?請教師不要罰學生抄寫數十遍、上百遍作業就行了,根本問題還在於教育方式,早晚自習、中午補課、假期補習、大考小考、學生分數與教師利益掛鉤、。。。依我看來,這些弊端遠比恢復繁體字要嚴重得多,但我贊成有少量“特繁字”可考慮合理簡化,俗體字和異體字理應棄用。 九、古代中國的民間市井,也有一些人書寫俗/異體字,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不規範的漢字只流通於日常瑣事,比如:隨手寫個記事帖、留言條、親友間非正式的書札或底稿,而官方正規的書籍、詞典、經書、詩詞文章、公文詔書,一律只得用正體字書寫或印刷。至於手寫體,我覺得可以不限制民間的俗異字,不過,所有正式的、官方的各種媒體及印刷品(公文、報刊、電視臺、詞典、書籍等)理應采用正體字,對於印刷機和電腦來講,并不存在任何效率和技術問題,印刷繁體也是固定工序,印刷簡體依然如此,至於電腦更是無所不能了。故此,想當然認為繁體字有損效率的觀點,只是經由表面錯覺而轉達給人們的夸張現象。 十、簡化字并不是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民主的催化劑。好多同胞至今仍未理解“文化”和“科技”的區別,誤以為“簡體字”等於“搞科研”,“簡體字”等於“ 生產力”,“簡體字”等於“新社會”,故此,才有“偽學者”評價“正體字”是塊臭“裹腳布”,一旦提到“簡體字”,這些人就會誤認為“經濟繁榮”、”科技發展“、“社會穩定”、“人文進步”都是拜“簡體字”所賜。而繁體字代表著“封建的制度”、“落後的科技”、和“倒退的人文”,看來文革的餘毒未消,貽害了無數中國人。反觀日本、韓國、台灣、香港,都在用著中華的正體字(日本有少量“和製漢字”),且台灣和日本的國語辭典依然維持“豎排版”的模式。為何大家會爭先恐後購買日貨、韓貨、港貨?改用簡體字的大陸不是應該比他們更發達、更輝煌,更進步嗎?還有當年已廢止的“二簡字“又說明了什麽? -
答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二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九条 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第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第十四条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三)招牌、广告用字; (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第十五条 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六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 (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 (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 (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第十七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第十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答案 4:
拜某位「伟人」所赐,大陆建国后就开始推行简体字(这位仁兄一度还想推行拼音)。这位腊肉兄所建立的制度至今未倒,所以也只能沿袭下来了。 不过即使倒了我也不认为大陆需要再强行恢复正体。 -
答案 5:
这些年来大路的教学似乎从来都没包括过繁体字,现在还会写点的人基本不是老一辈就是古文爱好者了,加上繁体一般比简体难学,手写起来也比简体慢,正规考试会把繁体字算作错别字等等情况,繁体字在大陆没什么发展也就非常正常了,诚如@Clerk Ma列出的种种条例所表明的,繁体字在大陆是生长在极为贫瘠的土地上的。 -
答案 6:
主流不主流可能我判断不出来,但是没人使用繁体字,原因很简单吧:没学过。 -
答案 7:
真正的文化不在大陆,作为一个学者,那个人敢于抗争主流,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 现在肖微不同于主旋率的书都不能发表,而且还有可能会因言获罪。 -
答案 8:
事實並非那麼複雜。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正體字有利於傳承民族文化。 就此問題,簡而言之,現在大陸用正體字少的原因是毛澤東時代的愚蠢政策。 漢字簡化運動其實是當時為拼音化做準備的,被沿用大陸至今是中華民族的悲哀。現在教科書裏、文獻規定、法律條文都將簡化字視為主流,有識之士應該看到其中的危害。 港澳台使用正(繁)體字,使之並未絕跡,這是值得欣慰的。 正體字利於文化傳承,簡化字是一種倒退,大陸人民多使用簡化字,都是因為毛澤東等人的愚蠢政策——而這一政策影響至今,滲入法律體系、教科書和民眾的腦中。事實上,毛等是要以此為臺階,試圖拉丁化、拼音化漢字、毀滅民族文化。有什麼科學性可言?漢字是這樣亂改的嗎?許多表示不同意義的漢字遭到合併,這無異於破壞。 《從學術觀點看 「正體字」與 「簡化字」》site.douban.com/widget... -
答案 9:
LZ是想用繁体字,还是想证明用繁体字的不是中国人? -
答案 10:
为什么中国人不写甲骨文、不写大篆小篆…… -
答案 11:
你的意思是說我是非主流?? -
答案 12:
我想请问楼主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是研究历史还是研究中国文化传统? 顺便问问你,知道简化字怎么来?你研究这个问题还比较靠谱... —————————————————————————————————— 为什么中国人要分成,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
为什么现在中国大陆主流的人不用繁体字?
2012-01-19 17:47:56 来源: 点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浪微博的网址是 weibo.com,是没有主机名的吗?怎么实现的?
下一篇:欧氏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