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为什么 > 从乐理/语言学角度看,为什么“灯,等灯等灯”念起来就像是英特尔的旋律呢?

从乐理/语言学角度看,为什么“灯,等灯等灯”念起来就像是英特尔的旋律呢?
2012-01-19 17:48:45   来源:   点击:

    从乐理/语言学角度看,为什么“灯,等灯等灯”念起来就像是英特尔的旋律呢?或者任何有科学依据的依据都可以啊各位老师!!!

    12 个答案

    • 答案 1:

      我不同意 @滇狐。 「灯,等灯等灯」之所以让人觉得像,绝不是因为心理暗示。这几个字的音高变化确实比较接近英特尔的那个旋律。很多人只是偶尔听到那个旋律,只记得个大概,「灯,等灯等灯」已经很像了,尽管其实好几个音都有偏差。 但 @邓柯 说的那个什么「用汉字来标注音阶」就基本是扯淡了,那个基本就是心理暗示。 @唐逍 和@申正 的解释基本思路是没问题的,但有些部分有点误导。我基本不懂乐理,尽量从语音学的角度解释一下: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系统基本上由音高变化决定的,我们都知道普通话有「四声」: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shǎng)声(三声)、去声(四声)。这四声的分辨只和相对音高有关,所以我们描述它们的时候常用数字 1、2、3、4、5 表示五个大致的相对音高刻度,这就是所谓「五度制」。从相对最低的音高刻度 1 到相对最高的音高刻度 5 是一个「调域」(一般大概会占一个八度)。一般用一组两个数字来表示声调的首尾音高。 于是,普通话四声一般可以表示为:55、35、214、51。不同人发出的调域可以相差很多(比如小男孩和老爷爷的声音高低不同,又比如林焘和王理嘉的《语音学教程》中提到男人的调域大致在 100 到 200 Hz,而女人大致 150 到 300 Hz),同一个人不同情况下的调域也会变化(比如疑问时、惊讶时、强调时的调域一般都会变宽或偏移),但首尾的相对关系是类似的。尽管这个系统和西方音乐的简谱记法很相似,但它没有那么精确,更不可直接对应到简谱的记号去。 考虑上一些语音变化(比如上声在这种时候都发为「半上声」21),「灯,等灯等灯」就可以用五度制表示为「55-21-55-21-55」。「55」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高音,而「21」因为比较短而且音程小所以听起来基本就是一个低音(而且这个半上声大概会受后面的阴平影响而变得稍高一些)。再往后的分析就是乐理问题了。 顺便提供一点数据: 朱晓农的《语音学》中有个图表,给出了一组发音人的普通话四声的音高均值——阴平大致是 190 Hz、上声从 130 Hz 左右迅速下降到 100 Hz 左右然后上升到 170 Hz 左右。 另外我们都知道,音高每升高一个八度,频率就增大一倍。
    • 答案 2:

      作为一个有相对音感的人只能解释道这个地步: 用普通话念「等灯」听起来和用deng deng唱sol do (5, 高音1)是几乎一样的。 (不信的自行比较念「等灯」和用 deng deng 唱国歌的「起来~」是不是一样的。) Intel 那个广告旋律凭记忆和这个地址(v.youku.com/v_show...)听到的情况,五个音应该是:5, 5152(其中 5 为低音,12为高音) ,但是我记得好像又是 1, 5152 …… 念「灯,等灯等灯」听起来应该是 1, 5151,但跟 5152 差别也不是很大,并且一般人也不一定记得清楚那个旋律是 5151 还是 5152 ,节奏是一致的,旋律又差不多,就会觉得很像了。 还有可能就是你唱到最后一个音之前已经想起了 Intel 广告的旋律,所以会更像唱歌而不是念出来。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为什么「等灯」听起来跟 51 是一样的,我就不知道了。 (补充,按照 @申正 同学给出的维基百科关于声调和音高的对应(en.wikipedia.org/wiki/Tone_(linguistics)#Asia ,还有一个更复杂的表en.wikipedia.org/wiki...),三声是 214 ,一声是 55 。「等灯」(三声、一声)直接组合起来是214 55,这不符合听起来的感觉,说话也不会这么慢,所以直接取第一个音高得到 25 ,25 和 之前我说的 51(1为高音) 相对音高是一样的,简单地说 25 是 G 大调的 51,这样就吻合了。但这算不算是彻底解释了呢,我觉得我还要再想想看,也可能想不出来了……) 最后还举一个那天看到的例子,他说任何人都无法用普通话念出「妹妹你坐船头」(按照原曲的速度念不是慢慢念,最后的「头」要干脆不要拖),绝对念出来就是唱的旋律,这一方面可能和「等灯」念出来是 sol do 有关系,另外就是在念的同时你已经想起了旋律,可能就很难控制自己是在念还是在唱。 还想起一件事觉得很有继续思考下去的价值,有个北京的同学总是说听四川话听着像唱歌一样,貌似也有外国人说中国人说话听着像唱歌一样。所以听起来到底像唱歌还是像说话可能跟听者能听懂什么语音有非常大的关系。也许本来我们说话就是在唱歌(但显然这个旋律是很怪的一般都不足以成为音乐),只是我们听起来不觉得罢了,但如果有一个听不懂的人来听,就会听出旋律来了。然后在「灯,等灯等灯」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自己也听得出来。 补充: 维基上的那个对应表并不是简谱,而是 @梁海 提到的「五度制」。梁海说这两者不可直接对应。但从我自己的测试来看互换问题不大(至少 1 还是 do ,5 还是 sol),当然这不是从学术研究来说,而是平常讨论问题的一种模糊的应用。 十二平均律的准确公式(zh.wikipedia.org/wiki...)是 f(n)=[2^(1/12)]^n,n=0-12 。相对音高的频率的比例关系是,如果 do(1) 是 1,则 sol(5) 大约是 3/2 (1.4983...),下一个音阶的 do(1) 是 2。 @梁海 给出的一个信息:朱晓农的《语音学》中有个图表,给出了一组发音人的普通话四声的音高均值——阴平大致是 190 Hz、上声从 130 Hz 左右迅速下降到 100 Hz 左右然后上升到 170 Hz 左右。 按照这个计算,假设 190 Hz 是高音 do,则低音 sol 是142 Hz,跟 130Hz 比不算接近,但考虑到这是统计的均值,每个人相对音高可能各异,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否证,因为的确自己念出来觉得是大致吻合的。
    • 答案 3:

      这些文字每一个念上来根本就不能说有确切音高,硬是要说也就是1,5151,5是低音。纯粹是在节奏上和音的相对高低上稍微有点相似才硬套上去的。 这是个幽默而已,说什么科学依据真太奇怪了。
    • 答案 4:

      因为声调吧,一声是高音,三声是先低后高,正好跟后面“灯”的高音相接。这个节奏跟那段音乐的音高相似。 声调在wiki的定义就是“Tone is the use of pitch in language to distinguish lexical or grammatical meaning”。普通话4个声调,一声是高音55(数字相同表示没有变化),二声是低高35,三声是高低高214,四声是高低51,数值来自wiki。可能因为普通话里声调的判断靠不同的变化模式,所以不容易看出高低音对声调的印象。粤语有6个或7个或9个声调,里面有不变化的高音中音低音,就比较明显了。例子:“试”是中音33,“事”是中低22,“时”是低音11,“使”35跟“市”13虽然都是升调,但音高不同(粤语数值是我估计的)。以上例子都来自Peter Ladefoged的“Vowels and Consonants"。 我个人没有乐感。。。结合@唐逍 的说法,可以吻合。灯,等灯等灯是5,2145,2145。 需要注意的是,我跟唐逍数值相反,我的5是高音,1是低音。。。还有,他可能笔误,因为一个音(灯)应该是高音。 更多讨论,请看评论。
    • 答案 5:

      场外协助——intel tune(不知道具体名字,暂且这么称呼)的简谱: 5.515|2 - - | 其中第二、三个 5 下面加一点儿。
    • 答案 6:

      【音高】 振动产生声音,钢琴中一个八度,例如 1和i , i的振动频率是1两倍 在钢琴的八度之间,共有12个音,又叫12平均律,也就是钢琴上的5个黑键加上7个白键 这12个音的振动频率平均分布在1和i之间,所以如果1的振动频率是xHZ, 1234567对应的就是 xHZ,1:2^(2/12) xHZ,1:2^(4/12) xHZ,1:2^(5/12) xHZ, 因为我们唱旋律的时候不唱黑键,所以你看到的2的振动频率是 1:2^(2/12) xHZ 【旋律】 通常人说的旋律,说的不是绝对音值,也就是只要几个音符的振动频率的比值符合 1234567的比值,我们听到的就是一个音阶。如钢琴上有C调,D调的音阶,任何一个音都可以当做1,然后按照124567的频率比值找黑键或者白键,你就可以听到音阶。有如,男声和女声,童声的振动频率不同,音高不一样,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听出是同一段旋律,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国际音标的A1振动频率是440HZ,1834年确定的。所以之前的钢琴音高都不太固定,巴洛克时期的音高比现在略低,大家可以找一些视频听听。 所以记住,我们通常说的一段旋律相同是不考虑其绝对音值的。 【intel旋律记谱】 我在钢琴上找了下从00:33秒开始的那个重复的旋律 F3 F3F3 #G3 F3 F3 #A3 F3 B3 (此处用的是绝对音值),不考虑绝对音值,用简谱可以记做 3 33 5 3, 3 6 3 降7 大家可以根据我说的12平均律,来对应写出其振动频率 【灯,等灯等灯 记谱】 我个人读起来,类似 151 51, 同唐逍,和intel的旋律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这里不必讨论人声的发声振动频率范围,就像上面说的,不同考虑绝对音值 只要考虑每个音念出来的频率差值,差值不同,凑出来的旋律不同
    • 答案 7: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啦,就好比下面这个句子, “妹妹你坐船头哦哦哦,哥哥我岸上走~~”第一眼看上去一定很想唱出来吧,习惯而已,有些东西深入人心了。你觉得这句话念出来很别扭但是唱起来倒是蛮顺口的。灯,等灯等灯更是如此,首先这句话在生活中几乎没人这么说,如果硬要你念,你必然联想到了英特尔的那个调子。其实用普通话念也不是很像,但是你的大脑会进行联想,于是就感觉好像是那个调子了。
    • 答案 8:

      世界主流语言中,只有在汉语里才用声调表达语言信息,其他的绝大多数语言里,音调只是在口语表达中起到辅助作用,间接表达一些感性信息。举个例子,中文口语里,一个音节"ji",可能是“鸡”、“级”、“几”、“计”。那么我们需要用四声来区分它。即便是有了音调,"ji1"仍然可能是“鸡”、“基”、“积”、“激”??当然,这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中文是极少的表意文字(文字直接描述意思),而大多数文字是拼音文字(文字描述拼写的读音,再由读音对应着语句)。暂先不考虑多音字的情况下,每个汉字只对应一个读音,而一个读音对应着许多汉字。英文就不存在这种状况:“不克”就是book,book就是“不克”,准确而唯一。这种唯一性导致他们并不需要用声调来确定语意,那么声调在他们的语言系统里的重要性,相比中文,就大大降低了。所以声调在其他语言里,只是起一个辅助的语言表达功能,比如区分陈述与询问:“普力四”是陈述、确定,而“普离思”,则是询问、请求。所以全世界只有中国人会在声调上这么geek,这么hardcore。老外是绝对听不懂“等灯等灯”的笑点的,更整不出来什么“施氏食狮史”这种变态玩意。声调永远是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噩梦。好像又扯远了??————————回到问题上————————正因为声调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人对声调的敏感及运用自如,才会出现声调与音高的一点点模糊对应,@唐逍 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这种对应不易察觉,但它的力量很大,我们可以用逆向的方法来看看它的厉害:用汉字来标注音阶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大致可以写为:都 来 米 发 搜 拉 西 都,念起来很顺,对吧?假如你改成:豆 赖 密 法 叟 腊 习 陡,还能念出来吗?哈哈
    • 答案 9:

      我觉得还是有一点心理暗示的成分在里面吧,虽然这两者的音阶确实很相似。你预先听到了英特尔的那个音乐,才会下意识地往哪个谱上去念那四个字。如果正确念普通话的话,那么第二个灯和第三个灯的发音应该是一样的,而在那段音乐中,那两个灯对应的音明显有差别。
    • 答案 10:

      如果你不是刻意按英特尔旋律来唱的话一点都不像,这个问题和科学依据也没有半点关系。
    • 答案 11:

      因为脑子里先有英特尔那节奏了,然后下意识往那调上走了。
    • 答案 12:

      这个其实很复杂,涉及到好多种顶尖的科学理论和技术。 而且即使掌握这种技术,要做到这么大的效果也是有极大地难度, 这么大的效果历史上很多组织都尝试过,但成功的极少,有些开始成功了但最终失败了。 原理一旦点破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都没有注意到而已。 擦!梦中的亲们!难道你们没看过《Inception》吗?你们被植入了啊!看不懂此答案的快去找个电影看看,补补课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豆瓣里的音乐都是哪里来的?
下一篇:过多的讨论会让人觉得自己变聪明么?会有变傲慢的倾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