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1:
感谢邀请!
市场的信息是否灵通主要是基于农产品的市场的信息是否丰富和完善。
如果一个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发育完善、成熟,那么市场传导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号就是重要的生产指令和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的指令,与是否建立农村合作社并不一定相关。
只是成立合作社的单位,能会发挥集体的力量 。这里面包括集体的智慧和财力,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能够对市场信号做出更好的解读。因此,合作社的形式对于单个个体总体来说就更加的有些优势。
各级政府的责任就是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包括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及建立全国范围乃至和世界联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这样就可以为农户和合作化组织提供更有效的市场信息,让农户和合作化组织在农产品生产时有清晰、理性、明智的决策,使生产后获得的市场收益最大化。
-
答案 2:
可能是我见过的合作社比较少,不代表普遍性吧。我见过的所谓合作社,很多就是地方官的亲属主导的,统一的种子、统一的农药、统一的化肥、统一的销售。都要固定从一家买进再卖给同一家。这样的结果就是造就了农村大量给“合作社”打工的人。如果说挣钱,那么挣钱的是流通环节和主导合作社的人,对农民来讲,也就是多了个旱涝保收的活,市场价格高了,多挣不了钱,市场价格低了,勉强不赔钱。
再说农产品市场信息。官方发布的农产品价格和行情,谁信谁吃亏。我们团队曾经运做人民网的新农村频道,后来我们还创办中国农业在线,人民乡镇在线等网站。通过运营我们发现,农业数据农民是很难看到的。在很多农村,农民唯一接受信息的来源就是电视,而且绝大多数农民只能收看中央电视台和本省电视台。更重要的是,农产品上市的时候,正是农忙的时候,他们连电视都没有时间看。
我在07年曾经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经纪人”参与市场行情信息传播中来。但是这个庞大的人群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他们有发布和获取信息的需求,但是他们距离互联网还有一定的距离;市场需要接收产品信息并反馈价格信息,但是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一般的市场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据我所知,仅仅有寿光的蔬菜批发或者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等少数市场具有这个条件。
农业将来肯定会跟互联网紧密结合,但是,目前来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为了应付政绩而来所谓农产品市场信息,一个笑话而已。
-
答案 3:
农产品市场信息沟通是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和市场紧密联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对信息的获得很有帮助,但绝不是灵丹妙药。
-
答案 4:
看了大家的回答,似乎有个概念我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样。
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目前国内的合作社更多的功能是帮助社员购买农资、销售农产品、推荐新技术,信息却基本是传达当地政府的一些惠农政策。
不知道你们所说的增加了农民朋友获取市场消息的渠道从何而来。
农业合作社由来已久,而不是近些年才兴起的。
下面我阐述下我对农业合作社的理解。复制了刚留给汪先生的评论:
农业信息化政府已经开展了近20年,最初的雏形应该是每个行政村都有的党员干部远程培训。通过中国的教育卫星发送资料,行政村用光盘或者卫星锅接收的方式进行学习,传达精神。随着这些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家的重心慢慢转移到如何运用互联网实现农业信息的高速传递。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来已久。但是效果一直不好。根本原因在于:1.流于形式。2.产品的运输。3.价格信息的流通。
一、流于形式。就目前而言,合作社的产品80%是直接卖给国家的,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依旧是计划经济。当地的政府往往会根据需要要求一些大型的合作社、农场种植、生产特定的农产品,国家收购。
二、运输费用的飙升导致农产品生产出来无法买卖。同样的产品,从不同的产地流转到市场的花费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国内的油价相信大家有目共睹,位于偏远区域的合作社产品流通到市场的花费直接导致农产品成本飙升。成本高,适应不了市场,只能死亡。
三、信息流通不灵。目前国内的农业合作社的信息获取渠道还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来源于本地的农贸市场以及政府的传达。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比较滞后的。大部分的农业合作社都没有有效的信息来源。目前商务部有建立一个叫做新农村商网的网站,在上面每天动态更新农产品的信息、价格。但是又有多少农户知道、有多少合作社运用起来?
综合所述:新闻报道的东西你只能看看,千万不要相信。越是权威的媒体,在关键问题上越是报喜不报忧。在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之前,农村合作社始终是依附于当地政府来进行生存的。他们无法适应市场。
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市场信息就灵了?
2012-01-19 18:14:43 来源: 点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于夏朝的记载最早出于什么时候?
下一篇:有那种PDF书籍资源比较丰富的网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