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为什么 > Google circle的概念是不是更接近中国人常用的“圈子”的概念?

Google circle的概念是不是更接近中国人常用的“圈子”的概念?
2012-01-19 18:15:43   来源:   点击:

    Google circle的概念是不是更接近中国人常用的“圈子”的概念?老外用“circle”的比例要远远少于“group”,反而中国人很喜欢用“娱乐圈”、“音乐圈”等圈子的概念。你觉得Google 的circle是不是更接近中国人“交际圈”的概念?人人网或开心网在本土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翻译”我知道中文肯定翻译成圈子,但想问的是实际的设计是不是更类似于中文“圈子”的概念。因为群组的概念更偏向于固定的组织(由组长管理),而圈子里的人则可以进进出出要灵活许多(支持双向选择和圈子共享)。PS. 我确实没有帐号。

    4 个答案

    • 答案 1:

      我认为 Google+ 的 circles 是现实中小圈子的延伸,比 Facebook 采取更开放得多的姿态,并且以此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以下说说我完全从用户角度的心得。其实基本上也是老生常谈。  首先我们要看到 Google 的主要思路是,所有人面对网络都相当地开放。在没有其他必要原因的情况下,人们应该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而非匿名兴致或者杜撰的身份——不仅仅是为了对自己说出的话、做下的事负责的缘故!真正的好处是如果所有人都使用真实身份,那不仅大家可以减少「现实网络人格分裂」的危险,而且可以真正做到把网络社交变成现实社交的延伸和补充:跟好友分享更多好东西和拥有更多有趣的话题;更方便地找到兴趣小圈子而不必在繁忙的周末 traffic 里为了打一场牌不得不去车流里堵上大半个小时??  出于某种历史残留问题,中国网络人士还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接受真实身份这件事,体现在使用假 id 甚至混淆性别的头像之类。对此我表示可以理解。我想说一件事,多年来我一直拥有实名的个人主页,不止一次有几十年前的老同学通过网页搜索找到我的下落,哪怕依旧天各一方,但至少得知对方下落。那种欣喜感觉很好。试想如果我没用实名,这肯定不会发生。  再说这些跟 Google+ 的 circles 有什么关系。逻辑很简单:在提倡开放、真实的同时,如何把自己保护好就是一个必须。网络上尚没有有形的法律,但无形的规则早就已经存在。打个也许不那么确切的比方,为了能尽情享受从登山、攀岩、或者滑翔里得到的乐趣,你必须首先学会怎样在这些运动里保护好自己。为此,我们每个人在建立自己的 circles 的时候都应该小心,保护还是失去你的个人隐私,就看你如何选择。为了同自己的熟人做到最大化的共享——文件,图片,爱好,观点??,你应该注意,不要轻易把不熟悉的人加入自己的 circle,并且「共享度」应该通过建立不同的 circle 来加以区分。  这是为什么 Google+ 里不仅可以随意加人,更方便随时删除或者 block 一个你感到不那么「放心」的人。网上满是以收藏女性 id 为专业的无聊人士,而且你的隐私有可能被人拿去做商业或者不法用途。  最后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想提一下(特别是我 circle 中的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加的人多少付上一种「担保」之责。好比如果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加我,如果我看见 TA 是我朋友的 circle 中人,那很可能因为这种放心而加对方。毕竟了,朋友是多多益善,盲目保护自己而固步自封是没意思的事。—— 这个忠告来自我在 Facebook 遇到过的真实事件:一个很奇怪的人加我的时候,我发现对方是我朋友的朋友,所以就加了对方,当我后来发现那人是个网络垃圾的时候自然通知朋友然后立刻将它删除,可那时很可能为时已晚——无从知道自己的隐私已经损失了多少。这点上,提请大家多加小心。
    • 答案 2:

      不是。不能光看包含了多少人,要看其使用情景。国内的圈子偏向于指群体互动,比如QQ群、小组。这个circle是一个联系人分组的概念,信息和互动都是单对多或者多对单,一个circle里面的人相互不直接产生关系。准确地说group才是圈子。
    • 答案 3:

      介绍页面用的就是『圈子』
    • 答案 4:

      实际里面就是用的这个词。。。楼主没账号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性质的书?
下一篇:面对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搜狐微博怎样才能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