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1: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老师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眼下就陷入这样的困境之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以唯一一个标准来评价所有大学,或者以唯一一个目的来定位所有大学,将会导致大学办学严重的错位。例如我们一提高等教育,大家就会向北大、清华两所顶尖的大学看起一样。
大学的目的,应该因大学办学的定位不同而不同——对于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于中国内地,则是“985”高校和“211”院校),应该重在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拥有更大的发展潜能;而对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则应该重在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在毕业之后,能很快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但很明显,目前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错位的。本应该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现在在迅速变为“职业培训所”,在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之下,这些学校放弃了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办学主张,削减学校的通识课程,学生们也把这类课程归为“无用”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工具课程和实践课程。而与之对比,本应该实行职业技能教育的学校,反而宣称进行精英教育,并努力申报硕士点、博士点,想以此跻身“一流大学”行列。
这种办学目标的严重错位,带来的结果是,大学教育的“空心化”。对于精英教育学校来说,学校追求的是毕业生就业率,甚至鼓励学生去与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抢饭碗”;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学校追求的则是朝更大的办学规模、更高的“学术水平”看齐,想摆脱学校低层次的局面。
之所以会有这种错位,与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以及受教育者缺乏选择权有关。大学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在市场竞争中,在受教育者的选择之下,不断探索、调整形成的,而不是由政府或学校单方面决定的。观察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哈佛之所以成为哈佛、耶鲁之所以成为耶鲁,是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变化,进行选择的结果。而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由于大学有办学自主权。
中国内地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由此使得现有的大学存在严重的“千校一面”情况,所有大学几乎是一个模式,进而,也使得高等教育的目的,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有市场竞争的教育环境,这其实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这就好比,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赢得竞争,必须生产有特色的产品。这不要由他人教企业怎么做,企业自然会寻求生存和发展之道。
更严重的问题还有。前面的讨论,还集中在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开展怎样的教育上,这是基于他们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才而言的。在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学校,目前还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教育教学向学术研究让位,这种情况在本应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中尤甚,对教授们的考核要求,集中在论文发表、课题申请之中,而对学生的教学,仅为完成工作量。这无疑使大学成为了科研机构,而不是教育机构。
《大学是什么?》http://www.eeo.com.cn/2011/0905/210307.shtml
高等教育究竟是“精英教育”还是“职业培训”?
2012-01-19 18:18:24 来源: 点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城市交通堵塞,如何看待城市规划布局
下一篇:是不是薪水决定工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