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光武帝刘秀的兄弟有哪些 王莽追刘秀的传说是怎么样的

2021-03-05 02:59:56 作者: 汉朝光武帝刘

  刘秀李世民同样都是王朝的奠基人,但是因为两人的性格、志向各有不同,对各自建立的王朝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刘秀推崇的是儒学思想,重视德化,爱好和平,厌恶战争。而李世民则是开放包容,热衷于利用政治、军事、文化的影响力,来建立国家霸权。

  

刘秀画像


  刘秀李世民的爱好不同。刘秀在统一天下过程中,都尽量招降,减少战争。天下统一之后,除非迫不得已,他很少会采取军事行动。当他晚年的时候,匈奴分裂,连年发生饥荒、疫病。众将领们都上书请求出兵征讨,建立万世功名。刘秀却拒绝了,并表明自己重视德政、反对扩张。

  在世期间还经常教育太子少谈军事、多兴仁政。刘秀在位期间都很少进行对外用兵。李世民则是那种有着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平王世充、擒窦建德、灭突厥、征高丽,平时善于用人,能纳谏言。论功业,李世民远远胜于刘秀。因此大唐政治、文化的影响力,也非东汉能够相比。但识伟大功业的背后,也有无数牺牲。大唐能达到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影响力的巅峰,也是靠着无数将士的生命换来的。刘秀虽然没有建立伟大功业,但他对和平的热爱,同样伟大。

  相对于刘秀李世民的巅峰之作来说,李世民巅峰之作是大战虎牢关:一役擒两王威震天下;而刘秀巅峰之作是昆阳大战: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以近万部队抗数十万敌兵。令人瞠目结舌。在这两场战役来看似乎刘秀更胜一筹。

  汉朝光武帝刘秀的兄弟有哪些

  刘秀与刘縯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们一起于舂陵起兵,却迎来了完全不同的结局,这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宗峰岩扮演的刘演剧照


  刘縯性情刚毅,豪爽,但不免有些鲁莽。与刘秀的沉稳低调不同,刘縯常常锋芒毕露,对王莽篡位的愤怒之情表现在脸上,时刻说道着要恢复汉室之社稷。他以刘邦自比,而将刘秀比作刘邦的兄弟,以此来嘲笑他没有什么大抱负。刘縯好侠养士,宁愿散尽家产,也要结交天下的豪侠,为将来图谋大事做准备。

  刘縯与刘秀一起举兵于舂陵之后,时刻面临着被消灭的危险。于是,就投奔绿林军,与绿林军联合起来,加强兵力,共击莽军。

  在南阳一战中,由于莽军熟悉地形和环境,给了起义军有利的反击,使起义军元气大伤。新市,平林的义军因此对莽军产生了严重的畏惧情绪,意图撤走。刘縯和刘秀知道,一旦两支友军撤退,他们必败无疑。于是两兄弟一同前往友军驻地,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说动友军主将,至此义军同心协力,共同进退,打败莽军。

  之后,起义军的主帅们觉得为了加强对整个部队的领导,要立一位皇帝。他们在刘縯和刘玄之间摇摆不定。绿林军的人认为刘縯才能卓越,比怯懦的刘玄更难控制,于是便属意于刘玄。刘縯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碍于绿林军势大,不得不同意。于是刘玄被立为皇帝。

  刘縯在之后的战役中功高震主,招来了刘玄德嫉恨。刘秀看出了杀机,多次劝谏刘縯小心行事,但刘縯都是一笑置之。最后,刘玄以刘縯的得力部下刘稷为诱饵,将刘縯擒杀。

  刘秀知道后,按捺住悲痛,忍辱负重,放松了刘玄对他的戒心。再利用出抚河北的机会,积聚实力,与刘玄政权决裂,登基称帝。

  王莽追刘秀的传说是怎么样的

  刘秀在推翻王莽政权之前,曾遭遇过王莽的追捕,历经了重重险阻,可谓是九死一生。

  

刘秀画像


  当初,刘秀逃难至石坦,眼看着王莽的追兵也就要来了,一时间刘秀的处境十分艰难。紧急之下,刘秀只能逃到一座寺庙中去。王莽的追兵早已打听到了刘秀的下落,不消片刻,就赶到了石坦。追兵们将小小的石坦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寻了个遍,但就是遍寻不到刘秀的身影。正在奇怪之际,看到了北岸有一座寺庙,于是他们料定刘秀定躲藏在那里。这座庙宇名为“三港殿”,追兵们将其重重包围,然后再派人进去搜寻。但是依然没能找到刘秀。无奈之下,只能撤出寺庙,继续到其他地方去搜寻。

  原来,刘秀在紧急之下跑到殿内躲避,却发现根本就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再跑出去,势必会碰到追兵,那就是自投罗网。于是刘秀只能躲在了布满灰尘的神柜之下。刚刚躲进去,刘秀就看到在神柜之外,渐渐织起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外面的人也无法看到神柜里面的情形。所以当追兵搜寻的时候,看到神柜外布满了完好的蜘蛛网,料定神柜内无人躲藏,才会认为刘秀已经逃走了,刘秀也才能转危为安。

  追兵走后,刘秀才爬了出来。他知道今天的事一定是有神明在帮助他。于是,他向三港殿爷神像拜谢,并在心中牢记他的恩情。

  等到刘秀登基之后,就将三港爷为“庄济侯王”。

  关于刘秀的故事有哪些

  刘秀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的故事一直被后世所传颂。

  

袁弘饰演的刘秀剧照


  有一天,还只是普通平民百姓的刘秀与其姐夫邓晨相约一起到友人家做客。在友人家中之时,一群志同道和的朋友正相谈正欢,不知怎的,看到谶书中写着:“当天子的人一定是刘秀。”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书中所言的刘秀啊,一定是国师公。”国师本名为刘歆,是一个精通神学,学识十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此时,刘歆刚刚改名为刘秀,所以众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大都是他。

  当刘秀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笑着说:“这书中所言的人,说不定就是我呢。”众人听闻,不约而同地哄笑起来,都只当他是在说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