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贝利亚证实,苏联从奥莉加那里得到了许多有关纳粹上层的重要情报。米氏被派到奥莉加身边,协助他工作的还有3名来自南斯拉夫的侦察员,他们都经验丰富、有勇有谋。奉特别行动小组领导人之命,他们开始进行暗杀希特勒的周密准备:确定可行的办法,搜集必要的信息。特别小组通过秘密邮箱同莫斯科保持联系:可靠人物从“邮箱”中取出密件,通过瑞典,再转送莫斯科。有关米氏的消息不断被传回莫斯科,但其中也有坏消息:利用奥莉加完成暗杀希特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难以在她那里安置杀手。这使行动小组非常沮丧。
在一次例行密报中,米氏向上级报告有暗杀纳粹二号人物戈林的机会,但莫斯科只对头号人物希特勒感兴趣,没有理会米氏的建议。
4.斯大林决定放希特勒一马
就在暗杀行动小组绞尽脑汁,准备寻机干掉希特勒时,斯大林本人却决定放希特勒一马。这是怎么回事呢?俄罗斯《论坛报》2004年曾这样写道:1943年的一天,国家安全人民委员梅尔库洛夫和特别小组负责人苏多普拉托夫,奉斯大林之令来到莫斯科近郊孔策沃的别墅,听取斯大林关于暗杀行动的指示。落座之后,斯大林突然决定:撤销暗杀希特勒的计划。这让相关行动负责人非常吃惊,但没人敢问“为什么”,因为那时的斯大林在国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下属必须无条件执行他的命令。
1944年,苏军对德军连续发动了10次重大的战略性进攻(史称“十次突击”),收复了本国的全部领土,并将战线推移到境外。苏军已进入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苏联离战争胜利越来越近了。这时,梅尔库洛夫和苏多普拉托夫才敢冒险向斯大林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撤销了命令?”斯大林解释说:“只要希特勒活着,德国就不会与西方单独媾和;同样,对美国和英国来说,只要希特勒在台上,他们就不可能与德国媾和。一旦希特勒死了,到时掌权的很可能是二号人物戈林,西方大国就会与德国媾和。这对我们不利,我们已经接近于彻底打败德国了。所以你们别碰希特勒。”
网络配图
彼时的苏联,已经一只脚踏入了胜利之门。斯大林显然不想看到希特勒死后的德国新领导人与英美等西方强国单方面媾和,再全力与疲惫不堪的苏联厮杀。历史证明,斯大林的这种担心绝非多虑,就在战争末期,纳粹的二号人物戈林确实曾希望希特勒能授权他掌管国家一切事务,并建议与英美谈判。这让希特勒大为恼火。在斯大林看来,希特勒的败亡是早晚的事情,希特勒对盟军死硬的态度反而对苏联有利,为什么不让他好好活着呢?
5.两位“潜伏”人员的晚景
就这样,斯大林出于大战略的考虑,放过了希特勒。此后,米氏就再也没接到莫斯科的行动命令。他在德国完成了一系列危险任务后,于1944年底战争结束前辗转回到苏联。凭借在战时隐蔽战线的贡献,他获得了红旗勋章。奥莉加战后的经历更为曲折。俄罗斯《绝密》杂志称,奥莉加在柏林攻克前3天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反间谍人员逮捕。她在接受审讯时,说出了自己的间谍代号。反间谍人员觉得事关重大,将她送到莫斯科接受进一步审查。此后的审讯工作开始由国家安全部门的领导人接手,其中包括贝利亚本人。最后,奥莉加受到斯大林的接见,并荣获列宁勋章。
之后,奥莉加重返德国。1949年,她搬到西柏林,1955年息影从商,开了一家化妆品公司,经营得很成功。在其后的岁月中,奥莉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始终否认自己曾和苏联情报机构合作。但西方出版了很多关于奥莉加传奇经历的书籍,书中将她描写为“苏联间谍女王”。1980年,83岁的奥莉加去世,永远带走了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这就是斯大林秘密刺杀希特勒行动的始末,这两位传奇的特工如果没有档案的解密或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了解他们为反纳粹曾作出的英勇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