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17:42:49 作者: 二十不惑三十
在最能酝酿故事的夏天,电视剧《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顶着有特点的标签出现,而我站在两个时间节点中间。
许多网友打趣:“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我卡在中间,困惑不已”。
就以《二十不惑》剧中梁爽为代表的女孩们都注重护肤、保养和穿搭,害怕岁月在自己身上落笔,害怕接近时代列车尾端。
而《三十而已》中,编剧尝试呈现较成**性的生活全貌:随心和无奈,精致和疲累,从容和窘迫。一口吃出两种滋味。得益于入海浮沉的积累,三十岁的女性有能力将生活的两端都牵在自己的手中。既有被迫地应对各种问题的困境,也有更多沉淀所得的资源以及发展空间。在我看来,二十岁与三十岁的不同之处不是年纪而是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与自己相处的方式。
大人们不再像幼儿园的小孩子了,不过是在摸爬滚打中学会自己处理伤口,“熟练的让人心疼”就是大人们的现状。此处的“大人”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在开始尝试主导自己的瞬间就已经开始快速成长了。说来有些惭愧,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时常陷在争先欲望和焦躁情绪的漩涡中,无力自拔。我也就一直停留在无力自控的“小孩子”阶段。我的焦虑来自内外两处,一是我对自己有比较高的期待和要求,二是外界的评价和标准在裹挟着我。写到这里,脑海中模糊地浮现出我曾写过的一段话,大意是我跟着同龄人的大潮流,被自己浮华的欲望带着往前跑,跑得帽子、扣子和鞋子都被甩掉了,狼狈不已。但现在我意识到我可以游刃有余地主动甩掉一些不必要装备,也可以补充所需能量。从前的我对三十岁毫无概念,那时的理解大概是像夹心饼干的夹心,上有老下有小左右有亲朋,受了包裹式的爱和压力,自己本身是最可口,但少了外层也了层次略显乏味;如今,我对三十岁有很多期待,可能像豆腐柔软易碎,朴素可口,但可以被炖煮得更筋道可口、鲜嫩爽滑。我站在两个时间节点的中间,左顾右盼,有些滑稽。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一边焦虑一边前行,这或许是每个年龄段中的人都在重复的事。也正是这种回顾和期许,我们才有了对自己更清晰的认知,在模仿学习中学会了为人处世,在独自前行中披荆斩棘。
至此,为何随波逐流我也有了答案:跟在人群中是为了找到自己。独身降世,独身入土。行于天地间的几十载,人们面对独身一人的孤苦和迷茫用力抱团取暖,不断地追寻自己认可的东西,又在蓄力获得认同。小到小团体和同事群,大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是消除个人孤独感的形式。许多分离也是因为让个人感受到自己不被认同,进而分道扬镳。我们的左顾右盼是在表达个人的孤独和迷茫,最快的消解方式就是加入一个稳固的群体,获得可以投入精力的分工,成为群体结构的一部分能够在挤压得空间中获得支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可以接受我跟随时代浪潮的样子了。每个时代的浪花都曾都挤压被裹挟,一部分在众多浪花的挤压下被推上风口浪尖,达到它的巅峰也迎来它的低潮。如此,起起伏伏,翻滚涌动。人如此,人的欲望如此。生的欲望让人得存于世间,死的欲望让人安然归于尘土。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面对最接近的二十五岁,我的答案是保持焦虑继续追赶。或许以前是追赶身旁的人,现在我可以追赶自己。我很焦躁,像许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和曾经年轻的前辈们一样,我们一样幼稚又成熟,叛逆又温顺。就这样在追赶的过程中接纳自己,在未来面对所有年龄偏见时才有机会坦然说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