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曹植的后半生

2020-09-04 10:21:55 作者: 如履薄冰:曹

嗟夫!学业沈陨,乃至于此。--《魏略 儒宗篇》

然而世人往往被曹子建的文学天才所吸引,却忽略了其低下的政治智慧。

曹植在武帝朝夺嫡、在文帝朝蛰伏、在明帝朝又试图东山再起。但专制时代的皇权是不容触碰的,故蛰伏使其生还,而“谋求出山”却使其忧死。

曹植生于文帝而死于明帝,讽刺至极。

陈寿的赞语“不能克让远放、自取灾祸”可谓一语成谶,精准概括了陈思王凄凉忧郁的后半生。

即雄心不灭、却不知谦恭自守,终至携贰。

昔日,陈王在《游仙诗》中有云:

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

北极登玄渚。南翔陟丹邱。

看似欢悦的诗句,却被开篇“人生不满百、戚戚少欢娱”的悲凉基调所遮盖。

虽然陈王生前仕途暗淡、屡遭贬谪,但其在文学史上的不灭光辉,依然令后人称叹。这大概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Thanks for reading.

虽然明帝对曹植的上疏“好文相答”。然而翌年(232)再度迁徙曹植封地,将其徙至陈国。真实态度可见一斑。帝辄优文答报。其年冬,诏诸王朝六年正月。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魏书十九 陈王传》

写景抒情,借物言事,陈寿的春秋笔法,实在是高。

明帝忌刻,曹植屡遭贬谪

明帝对曹植“雄心不死”、“屡屡求兵”的行为、厌恶到发指。屡次削减曹植封地人户。

曹植名为藩王,麾下老弱残兵不过百人,僚属皆市井无赖,禁绝其与英俊交游。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魏书十九 陈王传》

明帝征兵,明知曹植“地狭人寡”,却故意从其封地征兵。征到“无兵可征”时,又征发“士子”,即“士兵之子”。

曹植苦不堪言,上疏哀告,表示“士子”不过五百,于三军无所增益,且前后“士兵子女多次送交朝廷”,人户“已竭”。是后大发士息,及取诸国士。植以近前诸国士息已见发,其遗孤稚弱,在者无几,而复被取。--《魏略》

注:士,即士兵。息,即子嗣。

疏奏的背后,反映出明帝对曹植这位野心不灭的叔父,深刻的猜忌心理。

也不能全赖曹叡。

曹植身为先帝朝“政治犯”,搁在唐宋元明清任何一个朝代,都断然活不到新君继位,恨不能曹丕继位当年就得“隐诛”。靠着卞太后的“屡请再三”和曹丕的“天良未泯”,居然侥幸生还、熬到侄子登基。

本来谦恭自守便好,效法中山恭王曹衮,闭门读书,寿终正寝不在话下。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不知珍惜,却屡次“请兵”,又要“入值宿卫”。

曹植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受命南下监军,饮酒失期,他哪是掌兵的材料?他是想要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