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刘备托孤大臣的李严被诸葛亮废掉,刘禅表示:丞相太仁慈!

2020-09-08 13:25:34 作者: 同为刘备托孤

三国时代是一个有趣的时代,从建立到灭亡都差不多,但是每一个又都不一样。在曹魏、东吴、蜀汉相继称帝以后,一时间天下有三个天子,都自认正统,在那个士族当道的年代,每一个政权也都经历了托孤,而这个托孤呢,最后都是一派搞死搞废另一派。

三国中,由于特殊的时局关系,皇帝死后都要进行托孤,在曹叡病危之际,托孤于司马懿、曹爽。随后,曹爽司马懿明争暗斗,于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灭曹爽三族,掌握曹魏大权;东吴孙权、孙休死后都进行了托孤,孙权死后,托孤诸葛恪、孙骏,最后孙骏设计诛杀诸葛恪三族。蜀汉呢也不例外,在刘备死后,受命托孤的诸葛亮和李严一度争权,最后李严被废。234年诸葛亮死后,李严亦忧惧而死。

这一些托孤时候往往是新皇帝年幼无法掌握朝政,老皇帝不得不选拔自己心仪的朝臣来辅佐储君。但是这个托孤必须要保持一种势力平衡,避免某一方一位权势过大而欺凌皇室。曹魏、东吴的选择都是宗室和朝臣。而蜀汉宗室力量单薄,而又派系繁多,于是刘备死的时候不得不安排派系平衡。于是代表荆州派的诸葛亮和代表益州派的李严共同被赋予后事。

有趣的是,代表益州派的李严,本来也是荆州人,在曹操南下刘琮投降之后,李严才投奔刘璋,没多久李严就又投降入川的刘备。或许在刘备眼中他是荆州人也未可知。毕竟当时士族权势过大,而蜀汉又一直打压士族。

既然有了托孤,就有赋予一定的权力,有了权力自然而然就要进行权力的游戏,赢得吃香喝辣,输的出局。各国间都不例外,但是蜀汉的局势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李严被废为庶人以后仅仅是流放,没有牵扯到他的家人,这个事情不得不给诸葛亮点个赞。

其实呢,比起曹魏、东吴的托孤最后以血腥收场,蜀汉的要温和很多,事后也没有伤害到国家的权力结构。这是因为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直接掌握大权,皇帝刘禅成了吉祥物。李严没有看清这个,抱着刘备托孤遗诏不仅不配合诸葛亮的北伐,反而从中作祟。

《三国志》: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为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如果不配合就罢了,李严多次挟持曹魏来要挟诸葛亮,消极的反对诸葛亮北伐,最后当然是美梦落空。只能说他抱错了对象,如果他是以忠于皇帝,保境安民的角度来反对诸葛亮,或许最后也不至于被废的结果。

但是这位顾命托孤大臣恁是活生生把自己活成孤家寡人,在不配合北伐,又想着分益州五郡为巴州给自己开府,又胁迫司马懿征召贤才逼诸葛亮给他加官进爵,这就是彻底的作死了。最后只是被废为庶人已经是很不错了。

与其说是诸葛亮废掉李严,还不如说是李严自己作死导致自己被废。但是背后诸葛亮也最少纵容了李严的做法,一步步地放任他心猿意马地走到被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