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带领高僧祭祀阵亡官兵,再次率师南出

2020-09-09 13:27:11 作者: 朱棣带领高僧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说一说朱棣率师南出的事情。祭祀的当天,礼仪相当隆重,场面相当壮观,奉天殿上旌旗林立,鼓乐喧天,号炮威严。朱允炆沐浴更衣,向列祖列宗行礼,祈求他们保佑自己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群臣再向他行礼,恭祝陛下洪福齐天,万寿无疆。几天之后,朝廷收到了东昌大捷的喜报,众臣纷纷上表向朱允炆祝贺,并把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把前线士兵的流血牺牲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反而强调是因为“凝命神宝”的神威和朱允炆的圣明。

朱允炆对这样的胜利也非常开心,决定去太庙祭拜,感谢太祖在天之灵的眷顾,同时,恢复了齐泰、黄子澄的官职,让他们重新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可惜,小皇帝的舒坦日子没过多久,叛乱分子又出来活动了。经过半个多月整顿兵马、储备粮草之后,朱棣又准备南下挑事了,这足以说明,东昌之战对他的打击虽然很大,但根本谈不上是毁灭性的。而他的对手,以盛庸为首的这帮人,高兴得实在太早,太轻视对手,是要犯严重错误,要受严重惩罚的。建文三年二月初七,朱棣请来了几个高僧,祭奠东昌一战的阵亡官兵,特别是为救他而死的张玉。他眼含热泪,一字一句地念道:奸恶集兵,横加戕害,图危宗祀。

予不得已起兵救祸,尔等皆摅忠秉义,誓同死生,以报我皇考之恩。今尔等奋力战斗,为我而死,吾恨不与偕。然岂爱此生,所以犹存视息者,以奸恶未除,大仇未报故也。不忍使宗社陵夷。令尔等愤悒于地下,兴言痛悼,迫切予心。朱棣悲愤的情绪无以复加,越说越气,越气越说,说着说着就当场把战袍脱了下来,把身边的护卫吓了一跳。朱棣要把战袍往火堆里扔,众人一看都替他心疼,赶紧上前阻拦。值好几十两银子呢,而且做工精致,用料考究,全手工缝制,不是随便就能买得着的。都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张玉大哥死了,你烧一件衣服,也不是个什么事啊。但朱棣怎么可能停止自己的表演欲望呢?朱棣制止了众人的劝阻,坚持要烧掉自己的战袍。

他哽咽着说:“将士们……对我情意深厚,我怎么能够忘记他们?张玉将军,是我害了你……我为了国家,为了靖难,不能跟你们共死,今天烧掉这件衣服,代表我的心意……诸位九泉下如有知,希望能明白我的心意,希望你们原谅我……”说着,在众人吃惊的眼神中,朱棣毫不犹豫地将袍子扔进了火堆,看着它慢慢烧了起来,慢慢变成一堆灰烬,直到这堆灰烬在风中肆意飘舞。念完了悼词,烧完了袍子,燕王殿下是不是应该休息了,no!朱棣扯开嗓子,放声大哭,哭声在寒冷的冬天显得格外酸楚,在空旷的原野中显得特别刺耳,阵阵哭声像一支支钢针,狠狠地扎在了参加悼念的众将士心上。他们都被深深感动了,很多人也跟着哭了起来。

有一个大将站了出来,为大家做了总结发言,他说:“人生百年,终必有死,而得人主哭祭如此,夫复何憾!我等当努力,上报国家社稷,下为死者雪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懂事的奴才,应该以主子的悲喜为自己的悲喜;合格的奴才,应该随时随地揣摩主子的心事,明白其真实意思;优秀的奴才,应该勇于替主子扛事,及时把主子不好说、不便说的话,自己痛痛快快说出来。这一天,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凝重,每个人都是心潮难平,每个人都产生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尽快打到南京去,让这个战争结束,让死者能够安心!这场祭奠活动,已经成功地转化成了一次战前动员会;这场活动的效果,胜过了一个一个的封官许诺;这场活动真正的赢家,其实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朱棣。朱棣不愧是天才的鼓动家,从军事天分上来讲,他也许跟蓝玉、傅友德这些将军有一定差距,但论激励和收买人心。

他却可以给这辆战神当老师,而且这种能力,是后两位前辈永远也掌握不了的。这也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与一个天才的将军之间的重大区别。二月十六,朱棣率师南出。在经历了东昌惨败之后,他知道自己的机会已经不多,如果再一次败给盛庸的话,军心就很可能产生根本动摇。朱棣是天生的演说家,总是能鼓舞人心,他把主要将领召集到帐下,发表了一番让人热血澎湃的讲话:“各位忠诚奋勇,同心协力,临阵杀敌,百战百胜。但是,东昌刚战即退,放弃以前累胜之功,非常可惜。俗话说惧死者必死,捐生者必生。白沟河之战,明军先怯懦,见战就走,我们因此乘胜追杀,此所谓惧死者必死。刀锯在前而不惧,鼎镬在后而不慌,临阵舍死,奋不顾身。所以才能出百死,全一生,正所谓捐生者必生。我举这样的近事为喻,用不着从远古找例子,这些事实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