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语言的优势,办案很“走心”,别人觉得难办的案子,到罗青松手里大多都能顺利解决。“其实不单单是语言,他们对我的信任更多是源于同民族的血脉联系和潜意识的认同感。”他说。
坚守热土带着民族感情践行司法为民
老百姓打官司,有时候要的就是一个理儿!化解群众纠纷,首先要走进群众的心。
2021年2月的一天早上,法庭门前坐着七个男子。罗青松用俐侎话和他们交谈后得知,他们和两个本村的包工头到外地打工,干了三个月,却一分工钱也没有拿到,无奈之下来到法庭打算起诉两名包工头,但七名工人手上没有任何凭证,工钱只是口头约定,即便通过法律渠道也很难追讨工钱。
为了尽快化解矛盾,罗青松找到两个包工头,向他们讲明利害关系,督促他们想办法支付工人工资。通过不断的思想工作,两个包工头如数给付了工钱。
“爬计哩(太好了)!”工人张从银紧紧握着罗青松的手,不停地用俐侎话道谢。
“我是一名法官,为群众主持公道,义不容辞!”罗青松说。
在民族地区工作,只有把民族群众当亲人、当朋友,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法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够,当地群众外出务工频频被骗。闲暇之余,罗青松就会走村串寨,到群众家中做客,和群众交心,宣传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利用法律维权。
26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罗青松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中年人。这期间,由于工作需要,他历经了多次岗位调换。离开乌木龙21年后,50岁的罗青松又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
他曾在日记本中自白:“在无数默默工作的法院人中,我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尘。希望有一天社会法治进步到需要我的地方越来越少。”如今,听着熟悉的母语,寻着曾经的足迹,罗青松又背上了国徽,续写着一名基层法官难以割舍的司法情怀。
云南网记者吴沛钊李春林通讯员饶冬阳杨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