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低龄化,儿童彩妆套盒热销过敏反馈不断,孩子的“爱美之心”如何引导?

2021-05-10 17:30:46 作者: 美妆低龄化,

张婉萍介绍:“儿童彩妆不是一个天天使用的产品,从理论上而言,儿童使用的产品成分应当与成人有所区分,但由于原料种类及应用体系差异性很大,很难针对每一种原料有明确的界定。”

就像记者购买的这款儿童化妆盒,尽管《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中提到的香精、着色剂等成分在儿童化妆品中被要求少用或者不用,但这些成分仍包含该款化妆标识中。本身“少”的定义似乎不那么容易明确界定。

对于儿童彩妆的安全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判断也各不相同。一些家长表示,成人化妆品不适合孩子皮肤,自己是从正规途径购买的儿童彩妆,孩子也并不是经常使用,应该问题不大;也有对儿童彩妆持怀疑态度的,干脆选择给孩子用成人化妆品。

比如李琳,她给女儿买的套盒则选择了市面上常见品牌的化妆品,相比于质量难辨的儿童彩妆,她更愿意相信好口碑的成人化妆品。

美妆低龄化,孩子的“爱美之心”需要被引导

偷偷用妈妈的化妆品,存在于许多孩子童趣记忆的一角。而在当下,伴随着儿童市场更多样化的产品供给,家长育儿观念的变化,“偷偷用”也逐渐走向“大方用”,美妆呈现低龄化趋势。

早在数年前,彩妆业发达的韩国,美妆低龄化已引起过广泛关注。2017年韩国儿童口红销售量同比增长549%,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化彩妆的比例为30.5%。《环球时报》也曾报道韩国“儿童专用化妆品”十分畅销,一部分是根本没有标记成分的不良化妆品,即便是标记成分的化妆品,也含有不合格的成分。“变得像妈妈一样漂亮”是韩国美妆博主给孩子们推荐化妆品常用的一句话。

正如孙女士在直播平台看到的主播推销儿童彩妆时的“可以向同学炫耀”诱导式语言,少年儿童面临的丰富选择之外,还有来自媒介输出的影响。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呢?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高级咨询师陈默认为,舞台表演之外,孩子们萌生化妆的想法往往来源于两个方面:模仿家长和媒体影响。

对成年人的模仿比如在家中看妈妈化妆,媒体信息比如美妆广告、真人秀节目、直播卖货等,都会对孩子的兴趣点产生影响。

就美妆低龄化的现象,陈默分析,不论是从媒体上还是从家长这里,如果孩子接触的信息都是女生要爱美、漂亮才是好的,那注意力就会放在怎么打扮自己上,而事实上,儿童处于思维开发的关键期,是有很多更有意义的方向可以去关注,家长的影响很重要。

“小孩子对化妆是没有什么天然的爱好的,他们脑子里都是玩,真正有爱美的意识,也是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的好奇心需要被引导。”陈默说,“遇到孩子提出想要化妆品的想法,家长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玩一玩,偶尔拍些彩妆照片都无伤大雅,对于他们来说这和玩具是一样的,不应该过多地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化妆上。”

经常带领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管乐队登台演出,上海师范大学经纬实验学校综合教研组组长余玲花认为,可以给予学生发挥特长的空间:“如果学生在比赛、演出中接触到化妆,有这样的爱好,愿意主动去学,可以引导其在团队中发挥特长,演出前简单地帮助大家去打打底、画画腮红。”

对于学生的日常装束,她强调:“在生活中,学生们应以朴素自然为主,在学校中没有学生化妆也不提倡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