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周、郑永胜、凌平彰、陈维钧、韩旭东、陈有贝(1985)。《垦丁
- 国家公园考古调查报告(保育研究报告:17)》,恒春:内政部营建署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
- 臧振华等 (1994)。《台闽地区考古遗址:屏东县》,内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执行研究。
1984年李光周等人在执行垦丁公园考古调查时发现,由发现的地表遗物呈点状分布,当时调查的结果,将下水窟遗址分为三处地点,分别为下水窟第一、第二及第三史前遗址(李光周1985:44-45)。之後由臧振华等於1994年执行台闽考古遗址普查计画时,再次调查的结果,确认应为同一遗址不同地点的分布,因此更正此三处地点,合并为同一遗址(臧振华等1994)。
根据臧振华等人的调查,下水窟遗址地表可见散布的陶片,遗物密度低,但范围可扩至整个下水窟聚落范围。其文化层在现地表下84公分,文化层的厚度可达50公分。目前文化层大部分遭聚落的建筑和活动所破坏,只剩房宅前宽15公尺之部分田地地表下。从采集可见的陶片及石器等文化遗留判断,其文化为距今约4,500-3,500B.P.的垦丁类型之绳纹红陶时期(李光周先生称此时期为垦丁史前文化相,参考以下附表)。其陶器特徵主要为绳纹红陶及素面红陶,石器类型有石刀、偏锋砍器、打制石器等,亦有以蝾螺的螺盖做成的贝刮器。此外,亦出土不少贝壳遗留(臧振华等1994)。目前此遗址大部分已遭现在建筑所破坏,民房地基下亦可发现不少陶片遗留(图版一),甚至有夹在珊瑚缝隙间(图版二)。下水窟遗址至今尚未有正式的发掘,其文化属性及遗址特性仍还有待进一步厘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