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果显。2005。《「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之研究(1966-1975):统治正当性的建立与转变》。台北:稻乡。
- 菅野敦志。2006。〈台湾における文化政策と国民统合(1945-1987):「脱日本化」「中国化」「本土化」をめぐる史的考察-〉。博士论文,早稻田大学大学院アジア太平洋研究科。
- 施志辉。1995。〈「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之研究(1966-1991)〉。硕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 王寿南编。1981。《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纪要》。台北: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编。1977。《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实践与展望》。台北: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编。1974。《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法规汇编》。台北: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此一运动的目的,在於将蒋中正与道统相承接,以拥护领袖、保卫中华文化的姿态,对抗破坏民族遗产的中共政权,因此拥护蒋中正与支持中华民国政府的基本内涵,贯穿了文复会所有的工作。「中华文化」所指的是符合三民主义、负有战斗任务、「讨毛反共」的文化,具体的工作展现在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推行国语、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上,包括推动古籍今注今译、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以四书为主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推行国民生活须知与国民礼仪范例,均为影响深远且实施长久的成果。该运动成为统摄政府对於文化政策的基本态度,例如以故宫博物院作为对外观光的宣传重点,在强调本土化之前即是以文化复兴的角度,强化中华民国政权的正统性。
1970年代後,从塑造统治正当性的领导运动,转型为配合政府现代化政策的辅助性工作,角色与地位大幅改变。1981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成立,文复会更形失去功能,而本土化浪潮的兴起,以及政治权力的改组,使得该运动与组织历经多次转折。1991年改组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2006年再改组为国家文化总会,工作方向亦由中华文化的发扬,逐渐转向台湾本土文化特色的发扬。
中文关键字: 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复兴 , 中国国民党 , 蒋中正 , 正当性
英文关键字Chinese Culture , Chinese Culture Renaissance , KMT , Chiang Kai-shek , Legitimacy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