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秀政。1992。《台湾割让与乙未抗日运动》。台北:台湾商务。
- 戴维逊(James W. Davison)着,蔡啓恒译。1972。《台湾之过去与现在》。「台湾研究丛刊」107。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马士(Hosea Ballou Morse)着,张汇文等译。2000。《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1861-1893年屈从时期》(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 Volume II)。上海:上海书店。
- 郑锦宏。2007。〈抗日义军统领吴汤兴〉。《苗栗文献》,25:85-92。
- 丁旭辉。2003。〈由「沧海」及相关意象看丘逢甲内渡後的心境与梦想〉。《汉学研究》,21(1):367-390。(http://ccs.ncl.edu.tw/Chinese_studies_21_1/367-390.pdf)
- 谢佳卿。2001。〈台湾民主国与刘永福〉。《台湾文献》,52(2):357-384。
- 陈佑慎。2006。〈抗日英雄的建构与记忆:试释「刘大将军平倭战记」的史料意义〉。《台湾风物》,56(2):167-199。
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後,清廷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但台湾因抗日正方兴未艾。日本方面认为仍须以武力的方式接收台湾,为了战争而设的大本营,仍不能裁撤。
1895年5月29日,日军登陆澳底(今台北县贡寮乡)。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统领丘逢甲分别离台内渡。6月11日,日军进入台北城。6月19日,以近卫师团的「混成支队」为主力,向桃园、新竹推进,分别遭到北部客家将领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强烈抵抗,8月9日,近卫师团以优势兵力及香山外海舰炮的支援,向新竹、苗栗间的尖笔山发动总攻击,姜绍祖战死,日军随後占领苗栗县城;8月,吴汤兴、徐骧,与清军统领吴彭年等,会集重兵於八卦山,镇守彰化县城,29日,日军渡过大肚溪,向八卦山发动总攻击,此为乙未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会战,日军攻占彰化,吴彭年、吴汤兴、徐骧皆在此役阵亡。
在近半年的战斗过程中,双方进行持续三天以上的重大战役,包括:台北瑞芳、新竹市、云林斗六与土库、嘉义大林。台湾义勇军缺乏守城的重型武器,对於日军的猛攻难以招架。多半采取游击战,以伏击方式,造成日军的伤亡。日本方面为尽快结束战事,於10月派军分别从嘉义布袋、屏东枋寮登陆,配合从台北南攻的日军主力,於10月19日三路合围台南府城。大将军刘永福先行弃守府城内渡。日军遂於10月23日进入台南,乙未战争告终。日军的攻台战役付出不小的代价,禁卫师团司令官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逝世,日军病死、战死者4千6百余人。
中文关键字: 甲午战争 , 台湾民主国 , 「马关条约」 , 吴汤兴 ,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英文关键字Sino Japanese War 1894-1895(259,236) //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408) , Formosa Republic , Ma Guan treaty , Wu Tang Xing , Kitashirakawanomiya yoshihisashinno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