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坂一郎、林朝棨
- 1934 〈台湾考古资料〉。台湾地学记事5(1):1-6。
- 何传坤
- 1977 〈台中县大肚山台地及彰化南投县境八卦山台地史前文化调查报告〉。张光直编,《台湾省浊水溪与大肚溪流域考古调查报告》27-64。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臧振华、陈仲玉、刘益昌、李德仁、朱正宜、蔡世中
- 1995 《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硏究计画(第三期) 》。台北市:内政部。
本遗址发现极早,1934年由台大林朝棨教授发现,日籍学者国分直一则於1948年调查,1972-73年间浊大计画进行时何传坤先生再度调查,1995年3月则由执行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划之学者会勘。
日据时代及近代调查资料显示,遗址内共有2文化层,分别属於牛骂头文化与番仔园文化。出土遗物包括橙色夹砂陶、灰黑色夹砂陶,前者夹细砂,硬度约2,器表多为素面;後者亦夹细砂,器型以罐形器为主,器表未见纹饰,为素面。石器方面计有磨制锛凿形器、打制斧锄形器。其他遗物尚有贝环、贝珠、玛瑙珠,而生态遗留方面则有贝壳,并发现贝塚、墓葬等遗迹。由於遗址内有2文化层,2文化层分别有其不同的年代:牛骂头文化层之年代介於距今4000至3000年前,番仔园文化层之年代则介於距今1600至500年前。
在保存状况方面,由1995年之考古遗址调查资料可知,遗址受学校校舍、操场等建筑设施而受到严重破坏,仅於中山国小北、东侧围墙处可见少量遗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