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称屏东恒春地区之原住民社群为琅峤十八社(下十八社),为归化生番,清廷并不在其生活领域中设官治理。据日治时期学者调查,下十八社归属Palijalijao的排湾族社群,然而其中的猪朥束、射麻里、猫仔及龙銮四社,有别於他,是卑南族知本社南迁至恒春半岛南部排湾化的强大族群Sukalo(斯卡罗,スカロ),由四大家族统治(注2)。 此四大家族在恒春半岛枫港溪以南具有支配权,其区域内的居民,无论是排湾、阿美及马卡道部落甚至於汉人,皆因向其租地,而需缴纳番租及提供劳役(注3)。 卓杞笃即出身於势力最大的猪朥束社大头目galujiguji家(注4)。
1867年(同治6年)3月发生美国商船罗发号(Rover)船员遭龟仔角社人杀害事件,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Le Gendre)向清廷请求协助不果,遂於同年6月派军舰进攻龟仔角社,却失利受挫。李最後在通事必麒麟(Pickering W. A.)的安排下,同年10月与卓杞笃订定协议(注5), 卓同意嗣後礼遇外国船员,并同意美方可於所统治的熟番领域内设置军事设备(注6), 双方尔後并发展友好关系(注7)。 对於清廷,卓曾向李表示,他从不与中国官吏共同处理任何事,今後亦不与其措置任何事(注8)。 由此可见,在当时清廷的消极治台政策下,作为化外之地的恒春地区,其社群领导人物在政治上的自主性。
注释:
1.周玉翎(2000: 206)。
2.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2003[1920]: 93)。
3.伊能嘉矩(1996[1897]: 297)。
4.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2003[1920]: 97)。
5.黄嘉谟(1979: 217)。
6.黄嘉谟(1979: 201-219)。
7.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1994: 5)。
8.伊能嘉矩(1994[1928]:140-14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