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救十三行文化遗址行动联盟。1991。《重构台湾历史图像:十三行遗址调查报告》。台北:抢救十三行文化遗址行动联盟。
- 汉声杂志社。1991。〈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文化保存:抢救台湾考古遗址)〉。《汉声》,34。
- 臧振华、刘益昌。2001。《十三行遗址:抢救与初步研究》。台北:台北县政府文化局。
事件之影响层面极为广大,就台湾史研究而言,主要在於台湾历史究竟从何写起。十三行遗址出土丰富的文化遗物、墓葬、建筑遗留,甚至有水井、排水沟等聚落设施,并有炼铁设施,显示出一千多年前台湾文化已经相当进步,使得大部分的台湾史学者,不得不思考这一段人类活动史,以及比十三行更早的植物园文化、圆山文化、大坌坑文化,究竟该不该放在台湾历史的架构中,经过此一事件,大部分的台湾史学者都想知道史前史,这也应验了一个区域的历史不应仅从族群的历史写起,更应从土地的历史写起,再进入土地和人群互动的历史,最後才有文字记录以来的历史,这是十三行事件的部分成果。
此一事件促成内政部将十三行遗址之局部地区指定为二级古蹟,以及「十三行博物馆」的成立,於2004年4月24日成为台湾第二座考古遗址博物馆,2006年5月1日遗址经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重新指定为国定遗址。同时亦使社会大众认识考古遗址的重要性,文化资产主管单位开始面临对遗址保护的议题,并於2005年修改「文化资产保存法」,将遗址单独提列为文化资产中之一大类。
中文关键字: 十三行遗址 , 十三行博物馆 , 国定遗址
英文关键字Shihsanhang Site , Shihsanhang Museum of Archaeology , Nationally established ruins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