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益昌
- 2000 〈宜兰在台湾考古的重要性〉《宜兰文献杂志》43:3-27
- 刘益昌等
- 2004 《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第七期-宜兰县、花莲县》,内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执行研究。
海岸遗址位於宜兰县苏澳镇朝阳村,遗址的经纬度位置为:北纬24度26分23秒,东经121度47分30秒。在自然地形方面,海岸遗址位於大南澳溪出口南岸,海岸山北侧的山麓区域,而学者推估遗址的中心是在现在海防营区的所在地。由於遗址是位在山区棱脉山麓区域,所以地势较高,海拔高度大约在10到50公尺左右。
海岸遗址发现的时间是在1992年,当时因为遗址区域进行农耕活动,翻土时发现了石板棺,中研院史语所的刘益昌先生经报导後前往调查,并确认该处为遗址,依照地方名称定为海岸遗址。到了1996年8月,因为宜兰县政府计画编纂【宜兰县史】,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料以便对海岸遗址有更深入的了解,延请刘益昌先生进行调查与探坑发掘,当时试掘了三个探坑,都有文化遗物与现象的发现。之後在2003年以及2004年分别又进行了两次地表调查,但没有再进行发掘工作。
根据调查及发掘,刘益昌先生认为海岸遗址由早到晚共有三个不同的文化层分布,分别是绳纹红陶文化、丸山文化以及十三行文化普洛湾类型,三个文化对应的年代分别是距今约四千年、距今三千五百到两千五百年以及距今约一千年左右的时间。海岸遗址目前发现的遗迹包括丸山文化层出土和丸山遗址同类型的长方形石板棺,棺内还有做为陪葬品的玦形耳饰;此外还出土了片岩立柱的结构。在遗物方面,除了上述的玦形耳饰,还包括石斧、石锄、刮削器、网坠、玉环、及打制石器;陶器方面则有陶网坠、瓷片以及三个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各种陶片,可以说相当的丰富。
关於海岸遗址没有正式的发掘报告,而调查的资料主要是在2005年台闽考古遗址调查计画的报告中;关於遗址的研究、讨论以及在宜兰史前文化中的定位等议题,则在刘益昌先生1995年【宜兰史前文化的类型】以及2000年【宜兰在台湾考古的重要性】两篇文章中有较多的讨论。总而言之,在宜兰地区的考古遗址中,海岸遗址是少数同时拥有三个文化层堆积的遗址,因此可以做为了解宜兰地区史前文化层序的重要依据,可惜目前海岸遗址的中心部份因为受到军营的工程影响遭到较大的破坏,幸好在遗址边缘的区域则是没有开发的杂林而保存较好,之後应该对遗址进行怎样的规划管理,是值得政府和学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