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文薰、连照美
- 1987《卑南遗址第9~10次发掘工作报告》)
- 1988《卑南遗址第11~13次发掘工作报告》
- 1989《台东县卑南文化公园考古试掘报告》
- 1987〈台湾史前时代人兽形玉玦耳饰〉
- 连照美
- 1982〈卑南遗址第109号墓葬及其相关问题〉
- 1987〈台湾史前时代拔齿习俗之研究〉
从民国六十九年起,此遗址总共历经八次的考古发掘以及整整三年的发掘资料整理,此主要是1980年至1990年,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宋文薰与连照美两位教授率领考古工作队,在南回铁路卑南新站基地范围内进行的十三梯次历时9年的抢救工作,发掘面积达1万平方公尺。
台东县卑南遗址是台湾考古学上最早发现与发表的遗址之一。此遗址位於卑南大溪右岸河阶上,因遗址矗立数支板岩石柱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起日本学者的注意。经由地表调查与发掘工作的进行,出土了1500多具石板棺与2万多件精美的石器与陶器标本,也逐渐厘出遗址的广大范围,了解此聚落庞大,保守估计至少有20至30万平方公尺,而且建筑物成排分布,格局严谨,具有颇具形式的社会结构。
此一文化的典型遗物为板岩石柱、板岩石板棺、板岩石槽、石臼等大型遗物。另外也出土大量的生活用品、工具、墓葬以及居住遗迹。陶制的有各种陶容器,特殊的小型陶器、陶槌、陶纺轮、陶环及陶偶;石质的大多是磨制石器,包括各种农具如斧锄形器、石刀、石镰、石杵等,武器如双刃器、细尖长器,渔具如网坠,木工用具如锛凿形器,加工工具如砥、砺石,另有板岩材料与废料,装饰品及玉片废料等等,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件惟一的人兽合一造形的耳饰—“人兽形玉玦”堪称卑南文化的代表遗物。
以卑南遗址所出土的遗留呈现的文化内涵而言,生业型态以农业为主,斧锄形器虽不多,但有大量的石刀,石镰和去壳用的石杵,推测是种植小米、陆稻等作用;此外狩猎工具的矛、簇也很多,但渔具就相当缺乏。生活用具的陶器以夹砂素面红陶为主,墓葬内有特别制作的陪葬用竖把罐。很可能有人专门从事玉石饰品制作,并以玉制器物作交易。有数以千计的石板棺埋在建筑物底部,成带状分布,而且与地上建筑物的座向相同,显然意义非比寻常。由墓葬资料,如棺与墓的结构及陪葬品项目与数量等之分析,卑南文化可能是个具阶级分化的社会。学者认为棺内丰富又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显示当时人已有灵魂观念,相信死後另有世界,并且有相沿成俗的丧葬仪礼。由墓葬人骨的分析,也监定了卑南文化人的三项社会性的风俗习惯:(1)拔齿;(2)嚼槟榔;(3)猎头习俗。
部份学者推测卑南文化的晚期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往山区移民,适应山地生活方式,成为後来排湾族或排湾群(包括排湾族、卑南族、鲁凯族)的祖先。理由是卑南文化人和排湾族都住石板屋、葬在石板棺内,都有拔牙的习俗。其次,排湾、鲁凯两族旧社出土的陶器器形和卑南文化晚期非常接近。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留在原来的平原及海岸台地,成为阿美族的祖先。间接证据是两者居住地区及环境相同,而卑南社人相传卑南遗址是阿美族的旧社。究竟何者属实,往後的考古学研究当可进一步确认。
已出版的卑南文化研究重要着作有:宋文薰、连照美合着的《卑南遗址第9~10次发掘工作报告》(1987)、《卑南遗址第11~13次发掘工作报告》(1988)、《台东县卑南文化公园考古试掘报告》(1989)等等。另外,相关的学术论文有〈卑南遗址第109号墓葬及其相关问题〉(连照美,1982)、〈台湾史前时代人兽形玉玦耳饰〉(宋文薰、连照美,1987)、〈台湾史前时代拔齿习俗之研究〉(连照美,1987)等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