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片一向是考古学者研究最佳的对象之一,因为它的使用性质与保存性,使它成为考古发掘中最大量出土的遗物之一,由於一般发掘中完整的陶器较少,所以多是藉由陶片来复原或推测陶器的型制;在针对陶片的研究上,通常会区分其在陶器上所属的部位,如口缘、颈部、腹片、圈足或手把等,可以藉以了解陶器的型制,也会研究陶器的质地,如夹砂的粒径与密度,还有就是陶片上的纹饰,如绳纹、划纹或几何印纹等。透过对陶片的研究,主要可以拿来做为考古学上年代与文化的订定与讨论,也可以了解史前人类的制陶技术与生活的面貌。(李坤修1987)
陶器口缘的型式可以用来做为判断陶器器形的初步依据,例如罐形器、钵形器、瓶形器等不同的器形,其陶器口缘会明显不同,罐形器的口缘会由颈部延伸出来,钵形器则无,瓶形器口缘则口径会较小且较长;另外陶器口缘亦可用来判断陶容器可能的大小,从一件不完整的口缘陶片,研究者可以透过测量曲率半径来得知此件陶器其开口的实际大小,更进一步的研究,不论是陶罐或是陶钵,其口缘都有多种不同的形制与变异,例如从卑南遗址出土的实用陶制罐形器的口缘就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口缘内侧线往内弯的「收敛型」、口缘内侧线为直线者、口缘内侧线向外翻转者(亦有人分别称为内敛、平口、外侈),并且发现在卑南文化的不同时期,各种类型的陶罐口缘有不同的比例出现(李坤修1987:30-3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