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2011-12-02 10:19:36   来源:   点击:

    一. 位置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史前馆)分为本馆与卑南文化公园二个部份。本馆并非直接建於遗址上,而是位於遗址的西南方,地址为台东市丰田里博物馆路一号,建筑面积约10公顷,而原来的卑南遗址范围则规划为文化公园,占地约18公顷,地址为台东市南王里文化公园路200号。史前馆的网址为http://www.nmp.gov.tw。

    二.成立

      史前馆成立缘起於1980~1989年共计十三次的卑南遗址抢救发掘。1980年7月,当时南回铁路台东新站兴建进行工程时,破坏了部分遗址并挖出了大量的史前墓葬与陪葬品,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後,台东县政府委请台大人类学系的宋文薰和连照美二位教授率领台大考古队,利用寒暑假时间在施工单位留下的范围内进行抢救发掘。前八次发掘进行於1980~1982年间,之後五次则进行於1986~1989年间,总发掘面积约10000m2,出土约1500具墓葬,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及房屋结构,但这只是遗址的一部分,为了保护卑南遗址,宋文薰教授首先建议就地兴建遗址博物馆,在1984年,教育部决议兴建史前馆,1988年内政部将卑南遗址订为一级古蹟,1990年史前馆筹备处成立,并由教育部聘请连照美教授出任主任。史前馆於2001年试营运,2002年正式开馆,并由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臧振华担任馆长,2006年由浦忠成接任馆长。除了有维护遗址的功能外,史前馆也冀望成为科际整合的史前文化研究中心,而史前馆在对卑南遗址持续的发掘之外,也负责过一些其他遗址的发掘及研究工作,如2002至2004年间的港口遗址及旧香兰遗址的抢救发掘计画等。

    三. 内容

      史前馆本馆内设有三个常设展示,内容以阐释人类、自然和文化三者间的互动关系为目标,分别为「台湾自然史」、「台湾史前史」及「台湾南岛民族」。自然史展示依时间分为「诞生」、「冰期」与「新世代」三个展示室,从台湾岛的形成开始介绍台湾在这三个时期的自然环境变化,包括地质及地形的变动、冰河时期动植物的迁徙、以及冰期结束至今人类所占的地位及各种影响。

      史前史部分以台湾现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和人类为起点,也就是长滨文化及左镇人,到距今400年前台湾进入历史时期之前的史前文化为主要内容,并分为八个主题,每个主题则是对一些特殊或重要的史前遗址、文化、人类活动内容及产物做介绍,包括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史前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卑南文化与遗址、巨石文化、史前的陶器、石器和玉器,以及铁器时代台湾的转变等。

      南岛民族则以台湾原住民的社会及文化为主题,并可大致分为「社会人群关系」、「工艺、生计与社会」及「祭仪与精灵观念」,每个主题会以数个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族及其文化内容为例做说明,例如过去平埔族与汉人的接触过程、阿美族的亲属及二性关系、达悟族的造船工艺及捕鱼技术、邹族的战祭和小米祭等。

      除了三个展视听外,本馆还设有一「中庭议题区」,以不同人物的访谈及影像纪录呈现对某一主题的不同观点,例如都市原住民的生活问题、对卑南遗址及史前馆本身规划的讨论等。

      卑南文化公园则是台湾第一个考古遗址公园,建立目的为保护尚未发掘的卑南遗址区域,其中保存了唯一一个还未移动过位置的月形石柱,而公园内仍在持续进行发掘研究,并将发掘现场开放参观作为展示的一部份。公园内种植有台湾东部的原生植物,可让游客藉此体验史前的自然景观,此外还建有户外表演场及了望台,其中了望台上复制有兴建时挖出的三个石板棺的出土情形,而游客服务中心也展有一些卑南遗址的遗物、文化现象及发掘过程。

    参考资料

    1.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黄国恩主编
    2. 2002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纪念特刊,台东市: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3.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林秋芳主编
    4. 2002 探索台湾古文明—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导览手册,
    5. 台东市: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6.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叶宏中主编
    7. 2003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九十二年为民服务特刊,
    8. 台东市: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9. 连照美
    10. 2003 新石器时代卑南研究论文集,台北市:国立历史博物馆
    11. 连照美,宋文薰
    12. 2006 卑南遗址发掘1986~1989,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噶玛兰文化
下一篇:国家总动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