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ng, Kwang-chih.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New Haven: Dept. of Anthropology, Yale University.
- 黄士强、刘益昌、杨凤屏着。1999。《台北儿童主题公园圆山遗址考古调查研究计画》。台北市立儿童育乐中心委托,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执行。
- 郭素秋。2001。〈台湾新石器时代後期の青铜器〉。《东南アジア考古学》,21:37-46。
- 郭素秋。2002。〈「植物园文化」探析〉。《文与哲》,1:273-332。
透过1990年代以来的调查、发掘工作,确认在台湾北部的大坌坑文化的文化层上方,普遍出现一层讯塘埔文化的文化层。对於讯塘埔文化的辨识,得以重新思考早期「大坌坑文化之後即出现圆山文化」的观念,进一步确认圆山文化为继讯塘埔文化之後广泛出现於台湾北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约距今3,300-2,300年前後,并未早到四千多年。
遗址主要分布於台北盆地和北部海岸地区,部分见於西北部海岸地区,重要遗址有台北盆地的台北市圆山遗址、芝山岩遗址、土地公山遗址,北部海岸的龟子山遗址,及西北部海岸的大坌坑遗址中层、大园尖山遗址等,分布范围相当广。
圆山文化的内涵丰富,在遗迹方面,有贝塚、仰身直肢无葬具墓葬、灰坑,及可能为杆栏式建筑的砂岩基盘上之柱洞群等,墓葬中可见有拔牙和无头葬者。陶器方面有火成岩系和沉积岩系两种陶土来源的陶器,两类陶器的形制几近相同,主要为夹砂素面陶,器型有罐、小口带流罐、两口或三口圈足罐、双竖把罐、钵、盆、陶环、陶支脚、陶质兽头状把手等。
石器方面,打制或磨制的斧锄形器、磨制石铲、有肩磨制石斧、有段及无段锛凿、方角石锛、磨制玉凿、石镞、磨制穿孔石镞、靴形石刀、砥石。并有玉玦、玉环、玉管珠等。另外,出现许多骨角器,如骨锛、鹿角制鱼叉、骨制两缢型网坠、骨制矛、兽牙坠饰、人牙饰品、磨制骨管。
生态遗留有大蚬,鹿骨、羊骨、羌骨、猪骨、狗骨、鱼骨等,在圆山遗址的圆山文化层中,曾出土碳化粳稻的遗留。另外,在土地公山遗址出土青铜斧、大坌坑遗址发现两翼形的青铜镞,这两种青铜器的形制与中国商周时期所见的同类青铜器有类似性。
中文关键字: 新石器时代 , 圆山遗址 , 讯塘埔文化 , 大坌坑文化 , 贝塚
英文关键字Neolithic Period , Yuan-shan Site , Shin-tang-pu Culture , Ta-pen-keng Culture , Midden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