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外挖子山遗址

外挖子山遗址
2011-12-02 10:20:39   来源:   点击:

    外挖子山遗址行政隶属於台北县新店市柴埕里,位於新店市安和路三段、永安街附近山丘,东距尖山遗址约1公里;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21°30'25",北纬25°59'13",地形为台北盆地南缘,清水山块南势角大山侵入台北盆地之丘陵南麓,此一山脉适成为中和与新店之分界,遗址位於新店溪下游左岸山丘前缘缓坡,长宽各约200公尺,海拔高度约为20~30公尺。

      此遗址於1959年9月27日为盛清沂与吴基瑞先生作地表调查时所发现,发现後共采集了石器11件,计有打剥制中型寛刃石锄、打剥制小石锄、半磨制石斧、磨制肩平石凿、扁平有段石凿、磨制短形有肩铲、精磨石镞等,所采集的陶器部份有二类;分别为:灰色不含砂陶片及淡红色不含砂陶片。此次采集的陶片皆十分细碎,但一般认为是属於「圆山文化」的遗物。其後1980年黄士强、刘益昌二位在「全省重要史蹟勘察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分」计画下覆查此遗址,采集到半磨制石锄、带穿石镞、粗砂红陶及泥质红陶等。1990年9-11月在「台湾地区史前考古资料调查研究计画」下,亦覆查过此遗址,但未有进一步的资料。以往这些资料均显示此遗址的文化内涵单纯为「圆山文化」,和最早发现时的理解并无大异,近年因捷运系统安坑线的施工在环境影响评估时,李坤修亦曾就此遗址做过调查,调查资料侧重在遗址与捷运系统安坑线的距离,并确认捷运系统安坑线的施工并不影响遗址现况;及至最近在「台闽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第七期」项下,卢瑞樱亦对此遗址做过覆查,唯调查当时遗址已受到工程破坏,现址几乎为建筑大楼或道路所覆盖,对遗址的保存造成若干程度不良影响。

    参考资料

    1. 盛清沂(1960)《台北县志 卷四 史前志》台北:台北县文献委员会。
    2. 黄士强、刘益昌(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察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分》交通部观光局委托,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研究计画报告。
    3. 臧振华、刘益昌、邱敏勇(1996)。〈卷尾賸录史前考古〉《重修台湾省通志》:21-89,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4. 郭素秋(2002)〈「植物园文化」探析〉《文与哲》1:273-332。
    5. 李坤修(2003)《捷运安坑环境影响说明书》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6. 刘益昌、郭素秋、卢瑞樱、戴瑞春、陈得仁(2004) 《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第七期研究报告》内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执行研究计画报告。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垦户
下一篇:增田福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