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清沂
- 1962 〈台湾省北海岸史前遗址调查报告〉《台湾文献》13(3):60-152。
- 刘益昌
- 1997 《北县北海岸地区考古遗址调查报告》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委托,中国民族学会执行,台北,1997.5.24。
- 台闽地区古蹟资讯网 http://sowf.moi.gov.tw/www2/cgi-bin/hi.asp?Xrade=c007
年代:老崩山系统文化的相关遗址都为地表调查所认定的遗址,无正式发掘报告,在盛清沂先生首次的地表调查中亦无对该系统文化划分出所属的年代。经过刘益昌先生认定大部分属於「绳纹红陶文化」讯塘埔类型的遗址,C14定年所得的年代介於4500-3500B.P.之间;而从陶器质地与类型的转变可说明本类型是由大坌坑文化晚期逐步发展而来。
大致分布范围:大致分布於基隆至淡水之间北海岸及关渡以下淡水河岸之间的区域。
重要遗址:崁顶遗址、山猪堀遗址、老崩山遗址、龟子山遗址、古庄遗址、测候所遗址和竿蓁林遗址。
代表性遗物或遗迹:发现的遗物主要以石器与陶片为主,又以陶片占大宗,只有一件铁渣出现在四栈桥遗址上层文化。在石器方面,老崩山系统文化中出现「有刃器」的比例比其他系统文化高;而「无刃器」里以属於锤型器的凹石占大多数,因此盛清沂先生推测凹石的特殊流行,是北海岸遗址的显着特徵之一,出现在老崩山系统文化的凹石,通常未与贝塚共伴发现,遗迹在此地区并无特殊发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