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自强新政

自强新政
2011-12-02 10:41:48   来源:   点击:

    清末在台湾推动的行政改革与现代化建设。自强新政又称洋务运动,是清朝在1860年代推动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1874年(同治13年)发生日本出兵攻台的牡丹社事件(台湾事件)後,清廷了解「化外生番」也会引起国际事件,必须加强海防,以应付新兴的日本,一改消极的治台政策,转为积极地推行自强新政,目的在强化国防,增加台湾的实力,大致可分为早期、全盛期、後期。

    早期的主要推动者有沈葆桢、丁日昌、岑毓英、台湾道刘璈等人。船政大臣沈葆桢於1874年6月以钦差大臣身分来台办理牡丹社事件善後事宜,针对台湾的积弊提出澄清吏治、加强海防、开山抚番、收揽民心等重要工作。在澄清吏治上,建议福建巡抚於秋冬驻台半年,并调整行政区划,加强地方管理;在加强海防上,修筑炮台、购置新式武器、淘汰部分班兵改为勇营;在开山抚番上,奏请开禁後山(台湾东部),废除渡台禁令,鼓励移民至後山开垦,并开辟至後山的北路、中路、南路等道路;在收揽民心上,则整顿吏治和营伍。

    1876年(光绪2年)来台的福建巡抚王凯泰,才5个月就病逝;1877年丁日昌接任巡抚後,招揽移民垦殖後山,主张兴筑安平、打狗(今高雄)间的铁路,裁去不合宜的部分班兵,澄清吏治等。

    1885年(光绪11年)刘铭传在清法战争後,来台办理善後,力主积极经营台湾;1888年台湾建省,担任首任巡抚以後,更确立「抚番、拓土、清赋、理财」的大方针,积极进行各项建设与革新政策。新政主要内容可分几项:(一)财政改革:包括清赋,进行全面清丈、改赋、大租减四留六,及限制私钱流通等;(二)交通建设:兴筑基隆与新竹间的铁路、创办新式邮政、电报,以及铺设台北与淡水、台北与宜兰间的道路;(三)培育人才:改革科举弊端、创办西学堂、番学堂、电报学堂等;(四)理番与抚番:设抚垦局、招抚番社,不服者出兵讨伐、开辟山区道路理番、教化番民;(五)振兴产业与建设市容:包括拓展樟脑、硫磺、蔗糖业,设立商务局、建设台北府等,是为自强新政的全盛期。

    1891年刘铭传离台,邵友濂接任台湾巡抚,针对新政的若干缺失提出改革,并因财政困难,撤废抚垦制,停修铁路,废煤油、煤务、伐木、清道等局,裁撤西学堂、番学堂、电报学堂。其所推动的後期改革包括:在吏治上,谨慎用人、奏保人才、澄清司法、留心狱政;在建置上拟设彰化鹿港分防县丞、南雅厅同知、迁云林县治於斗六;文教上修纂《台湾通志》;财政上开源节流;外交上改善对外关系、救护外国遇难船只;军事上整顿营勇、防戍台东、扩大机器局、布防对日作战等。

    邵友濂因经费有限撤废若干新政,使台湾的自强事业转缓,但从1874年起约20年,历任大员的建设,使台湾成为清朝唯一实施全面改革计划的省分,也是最进步的一省。

    中文关键字: 洋务运动 , 沈葆桢 , 丁日昌 , 刘铭传 , 邵友濂

    英文关键字 , Ding R Chang , Liu Ming Chuan , Shao You Lian

    参考资料

    1. 沈葆桢。1998。《沈文肃公政书》。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 丁日昌。1968。《保甲书辑要》。台北:成文。
    3.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1969。《刘铭传抚台前後档案》。「台湾文献丛刊」276。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4. 台银经济研究室编。1964。《清德宗实录选辑》。台北:台湾银经济研究室。

    延伸阅读

    1. 李国祁。1982。《中国近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 许雪姬。1983。《满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务运动与建省》。台北:自立晚报社。
    3. 张隆志。1997。〈刘铭传、後藤新平与台湾近代化论争-关於十九世纪台湾历史转型期研究的再思考〉。收於《中华民国史专题第四届讨论会》。台北:国史馆。
    4. J. W. Davidson, t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Book World, 1903.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台南美国新闻处与台北花旗银行爆炸案
下一篇:台吴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