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2011-12-02 10:42:01   来源:   点击:

    台湾一词最初指的是台湾西部沿海的一个地名,明末、清初逐渐成为台湾岛的代称。

    台湾的名称来源有数种说法:(一)《台湾县志》云:「荷兰设市於北,筑砖城,制若崇台。其海滨沙环水曲,曰湾,又舟泊处盖谓之湾,此台湾所由名也。」;(二)由「大湾」一词转化而来,明朝知府沈鈇请建彭湖(今澎湖)城堡时说:「红夷潜退大湾,蓄意叵测」,红夷指的是荷兰人,大湾为台湾一地之概称;(三)明朝中叶以前,在今安平一带有台员族部落,因此沿用部落之名,将安平一带称为台员、大员。荷兰人在安平建立城堡以前,大员的名称已经存在。

    明朝末年,汉人对台湾的认识并不清楚,没有通称台湾全岛的名称。崇祯年间,给事中傅元初在奏疏中提到闽海之民「往往至岛外区脱之地曰台湾者,与红毛番为市」,「自台湾两日夜可至漳、泉内港。」傅元初所指台湾是一地名,明朝时期也以台湾做为地区的代称,有时也称台湾为小琉球、鸡笼山,此二地名是台湾北部的地标,由福州前往冲绳的船只,由此向北转往冲绳。

    1603年(万历31年)陈第撰〈东番记〉提到「起魍港、加老湾,历大员、尧港、打狗屿、小淡水……」文中所称大员为一地名。周婴撰《远游编》云:「其地为蟒港、打狗屿、小淡水、大帮坑、鹿耳门、沙八里、双溪口、伽老湾、家哩林、台员港。」周婴所指多数地名应在台湾南部,陈第所称大员、周婴所称台员港,就是包括一鲲身岛以及对岸陆地的聚落,是地区性的名称,也就是後来荷兰人筑热兰遮城(Zeelandia)的台员。此一时期大员、台员名称混用,可能是由西拉雅族的语言翻译过来,或是闽南音文字化而来。

    荷兰人到台湾时,称台湾岛为「福尔摩沙」或北港,在大员(Tayouan)筑城,设立大员商馆(kantoor van Taiwan)做为行政中心,做为发展台湾与亚洲的贸易的基地,随着人口的成长以及贸易的扩张,逐渐以大员一词取代福尔摩沙,做为台湾的代称。郑成功三代统治时期,称全岛为东宁,虽没有行政区名为台湾,但是外国人称东宁的统治者为福尔摩沙王或是台湾王。

    1684年(康熙23年)清康熙皇帝将台湾纳入版图,设立台湾府,台湾成为此岛的正式名称。

    中文关键字: 大员 , 福尔摩沙 , 台湾王 , 大员商馆

    英文关键字Tayuoan , Formosa , kantoor van Taiwan

    参考资料

    1. 伊能嘉矩。1928。《台湾文化志》。东京:刀江书院。
    2. 小叶田淳。1978。〈台湾古名随想〉。《日本经济史の研究》。京都:思文阁。
    3. 曹永和。1979。《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台北:联经。
    4. 币原坦。1938。〈台湾名称论〉。收於《南方文化の建设へ》。东京:富山房。
    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5%93%A1。

    延伸阅读

    1. 方豪。1956。〈陈第东番记考证〉。《文史哲学报》(7)。
    2. 周婉窈。2003。〈陈第〈东番记〉:十七世纪初台湾西南地区的实地调查报告〉。《故宫文物月刊》,(241):22-45。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3. Chang Hsiu-jung eds.1996. The English Factory in Taiwan, 1670-1685. Taipei, Taiwan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台湾人的社会运动
下一篇:台北帝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