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台湾总督府经济政策

台湾总督府经济政策
2011-12-02 10:43:15   来源:   点击:

    日治时期台湾经济政策。19世纪最後5年正试图由刚起步的工业革命迈向资本主义化的日本经济,未必有足够的能力与充分的动机夺取殖民地以供其输出资本。诚如日本学者矢内原忠雄所指,日本要求中国割让台湾,全然是「非帝国主义国家的帝国主义实践」。治台初期庞大的财政支出,使得日本国会建议出售台湾,说明其整体国力的不足。

    日本政府在1895年(明治28年)俄国、德国、法国「干涉还辽」的外交挫败後,主观上亦未必能再承受领台失败之打击。况且,挟着战胜中国的意气风发,日本朝野将统治殖民地视为跻身文明国家的试金石,因此日治初期日本资本来台,如同矢内原引述其师新渡户稻造所言「资本追随着国旗」,民间资本的动向,处处有着国家权力与政府政策的导引及支持。治台50年间,日本人在台湾的经济活动,大致不离政治先行於经济的模式。

    近代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其性格可说经济欲求与政治诉求互为表里,并且由此因果相循所形成的冲动而推进。就此观点而言,经济政策即政治政策。台湾总督府初期的经济政策,可说是治台的「基础工事」,包括改革土地制度、设立台湾银行、建立货币制度、以日本现行对外条约规制台海两岸的交流、以补助航线建立台湾与日本往来管道、兴建纵贯铁路完成台湾岛内统一市场、建筑基隆、打狗(今高雄)港湾以与日本经济连结等。台湾经济脱离以厦门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圈,逐渐编入日本经济的势力范围,进而成为日本殖民地之实质,总督府的施政扮演关键的角色。

    在1930年代的「军需工业化」之前,台湾经济以台湾银行为中心所建构的金融网络,以对日出口为导向的糖、米产业而运转,其性质是在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协助解决或承受其国内农业逐渐被牺牲、边缘化所扮演的替代性角色,而非区域分工,所谓「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理解,只是事後的归纳与推论,而非殖民统治的既定方针。

    总督府的经济政策,首推糖业奖励政策。1901年新渡户稻造提出「糖业改良意见书」,代表总督府意图对台湾糖业发展打造「充分」条件,日本政府新推出的砂糖关税、消费税政策,皆对台湾糖业有利,加上日俄战後日本国内的投资热潮,而有东京、名古屋、大阪的糖业资本进入台湾。

    1920年代蓬莱米研发成功之前,台湾米(在来种)已经由日本商人进口到日本,而以蓬莱米为主的台湾「殖民地米」大量销日,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富山县爆发「米骚动」之後才开始,除了反映日本以牺牲农村及农业,倾全力工业化所付出的代价外,也在台湾岛内引起「米糖相克」现象,此一问题显现制糖会社资本积累的局限性,与日本资本主义整体工业结构的内在矛盾。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又称芦沟桥事变)爆发,中、日全面开战。台湾在既有的糖、米生产基地外,被赋予军需工业品生产基地及「南进基地」的新任务,军需工业化可说是日本对外侵略时期台湾经济的重要特徵。而台湾战时经济体制的「起点」,在概念上可说是既有糖米经济结构的松动。1939年5月,总督府公布「台湾米谷移出管理令」,正式管制台湾米的出口;10月公布「台湾糖业令」,管制制糖会社的经营,举凡制糖厂的设立、原料采取区域、甘蔗的处分、制糖事业的歇业或转让等,皆须总督府许可,该法令特别强调制糖业必须配合「时局」的「公益性」。

    1930年代以降,总督府的经济政策是在战时体制内应军方(战争)的需求,进行军需工业化。由於台湾在日本经济圈仅扮演农产加工及粮食提供的角色,未有全盘的工业化策略,亦欠缺人力及生产设备,因此只能依赖日本技术支援、人才移民乃至生产设备等各种中间财的输入。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台湾实质上无法经由工业化朝向独立的经济实体发展。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近代化虽有所促进,同时也内含此一局限性。

    中文关键字: 台湾总督府 , 殖民政策 , 台湾银行 , 军需工业化

    英文关键字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 colonial policy , Bank of Taiwan , military demanded industrialization

    参考资料

    1. 矢内原忠雄。1988。《帝国主义下の台湾》。东京:岩波。
    2. 楠井隆三。1941。〈台湾农业の发展と米管糖业令〉。(《台湾经济年报第一辑(昭和十六年版)》。东京:国际日本协会。
    3. 台湾总督府殖产局编。1940。《台湾糖业令解说》。台北:台湾糖业研究会。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下一篇: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