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运
2011-12-02 10:43:51   来源:   点击:

    清代在台湾依比例配运米谷至福建、广东的制度。台湾因实施班兵制度,由福建、广东(仅南澳一营,为闽粤共管)等地的兵营徵调营兵来台,三年一换。来台营兵的眷米、眷榖(清制重量规定二谷换一米)仰赖台湾供应,官府以极低的报酬,依据梁头(船舱宽度最长的木头)尺寸长短,强制来往商船,依比例从台湾载运米谷前往福建,支给班兵的眷米,称为台运。1730年(雍正8年)开始实施,依规定台湾每年冬、春拨台米8万余石,运赴厦门发放。由於配运量极多,容易形成积压;且海上犯风沉失,船户必须赔补。因此台运政策执行顺畅与否,主要关键在官员有无能力调度并防范商船之故意规避。为让船家提高载运意愿,先後施行「一差一免」及「配四免一」办法。但整体来说,成效不高。1810年(嘉庆15年)闽浙总督方维甸奏准开放台湾、福建6处正口(对渡口岸),实施一体配运,才稍解积压的问题。

    道光初年,台运积压又起,主因是船东着眼於渔船不需台运,纷纷把商船改换成渔船。1844年(道光24年)闽浙总督刘韵珂奏准,台运半数改为折色(折算成税金)。此举使得运米数虽下降,但仍难解积压的问题。1867年(同治6年)仍有台米配运的纪录。约在1875年(光绪元年),随着班兵制度取消,台运亦告终止。

    中文关键字: 正口 , 对渡兵米 , 折色 , 班兵

    英文关键字legal port , sail each other , rice for soldiers and their families , taxable foodstuffs are exchanged money

    参考资料

    1. 周凯。1961。《厦门志》。「台湾文献丛刊」95。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2. 周玺。1962。《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156。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3. 尹士俍纂修,李祖基点校。2003。《台湾志略》。北京:九州。

    延伸阅读

    1. 许雪姬。1987。《清代台湾的绿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5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 林玉茹。1996。《清代台湾港口的空间结构》。「名山藏」6。台北:知书房。
    3. 邱欣怡。2000。〈清初「台运」路线初探〉。《史汇》,4:39-50。
    4. 陈国栋。1994。〈清代中叶(约1780-1860)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帆船贸易:以船舶为中心的数量估计〉。《台湾史研究》,1(1):55-96。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台湾调查委员会
下一篇:台湾乡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