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因此致力於制糖原料的改良及糖业的发展,1880年(明治13年)设立「官立纹鼈制糖所」,引进法国、德国的甜菜制糖技术,但成效不佳,後改为民营,亦因经营不善而於1896年关闭。其後制糖之机械经由琉球转运来台,成为台湾制糖株式会社桥仔头(今高雄县桥头乡)工厂最早使用的制糖机械。
1900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民政长官後藤新平的推动下,在东京创立台湾制糖株式会社,并於1902年在桥仔头设立第一家新式糖厂;1903年4月,陈中和在凤山郡山仔顶(今大寮乡)创设新兴制糖株式会社,是台湾人最早开设的新式糖厂。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後,订定新关税、开徵砂糖消费税,加以日本国内资金充裕,台湾的制糖会社开始勃兴。在新式制糖纷纷成立下,许多台湾人资本设立的改良糖廍,或因无法竞争而遭淘汰,或被制糖会社吸收,不过其资本本身未必消失,有相当部分由经营者退居为出资者。此一时期相继有台湾制糖、明治、新兴、盐水港、台南、大日本、东洋、林本原、新高、辜显荣、帝国等十大制糖株式会社。
1909年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因经营困难而贿赂国会议员,爆发「日糖事件」,台湾的制糖会社陆续并购日本精糖厂,以台湾甘蔗农业为基础,形成「精粗糖兼营」的经营体制後,台湾糖业的发展渐趋完备。至1923年(大正12年),台湾新式糖厂44座、旧式糖廍101座、改良糖廍11座。
此後至1930年代台湾经济进入战时体制为止,虽不断受爪哇糖、古巴糖等世界砂糖行情变动的影响,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主要竞争舞台的制糖会社,经过三次「企业合同」,并逐渐出现多角化经营的制糖会社(所谓制糖康采恩﹝Konzern,垄断之意﹞),同时形成台湾制糖株式会社、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明治制糖株式会社、盐水港制糖株式会社,1943年(昭和18年)4月明治制糖合并台东制糖之後,四大会社之寡占体制确立,此一结果,为战後国营台糖的成立预作准备。
1939年10月台湾总督府公布「台湾糖业令」,制糖会社被赋予「公益性」任务,开始受制於日本对外军事侵略之「时局」需要,为达成增强战时粮食生产力的目的,台中以北水田地带的蔗作逐渐改种稻米,制糖会社因而关闭北部地区糖厂以为因应。另外,为生产军用酒精,旱田地带的蔗作区因此改种甘薯。
1937年珍珠港事变後,日军闪电占领菲律宾、爪哇等地,台湾作为日本糖业基地的优势顿时丧失,在军部监督下,台湾的制糖会社奉命於1942年及1943年接手经营菲律宾、爪哇的糖业。1944年美军潜艇出现在台湾近海,同年夏天起对台轰炸的次数逐渐增加,制糖会社因并设酒精工厂,遭到毁灭性轰炸,因而遑论对新占领地糖业的经营能有所成果,战前日本的机械制糖业仍未能跨出台湾。
中文关键字: 糖业 , 台湾制糖株式会社 , 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 , 明治制糖株式会社 , 盐水港制糖株式会社
英文关键字Sugar industry , Taiwan Sugar Manufacturing Co.Ltd. , Dai Nippon Sugar Manufacturing Co.Ltd. , Meiji Sugar Manufacturing Co.Ltd. , Ensuiko Sugar Manufacturing Co.Ltd.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