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添福。1994。〈区域地理的历史研究途径:以清代岸里地域为例〉。收於《空间、力与社会研讨会论文集》。黄应贵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 陈炎正编着。2000。《葫芦墩圳开发史》。「乡土文化丛书」30。台中:台中县葫芦墩文教协会。
- 苏容立。2001。〈水利开发对台湾中部经济发展之影响〉。硕士论文,成功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 陈秋坤。1994。《清代台湾土着地权:官僚、汉佃与岸里社人的土地变迁1700-189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吴建民编。2000。《台湾地区水资源史》。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 陈炎正编着。1986。《台中县岸里社开发史》。台中:台中县立文化中心。
1733年,张达京复以张振万之名,於和潘敦仔签订「割地换水」契约。由张振万出银6,100两,负责开筑水圳,并将十分之二的圳水归给熟番灌溉番田;番社则将阿河巴庄(约今台中县神冈、大雅乡之一部)割给张振万开垦,立户陞科,永为己业。所开筑之水圳,後来被称为下埤,又名葫芦墩圳。
1823年(道光3年),陈天来、陈奎、陈汉、陈策、陈荐组成「陈五协」号,共同出资1,600两,兴筑下溪洲圳,灌溉面积约为二百甲。1901年(明治34年),台湾总督府颁布「公共埤圳规则」,凡具公众利益之水圳皆指定为公共埤圳。台中地区的上圳、下圳、下溪洲圳,合并为葫芦墩圳,经过几次的改修扩大,灌溉面积最高时曾达1万3,000余甲。
中文关键字: 丰原 , 六馆业户 , 张达京 , 岸里社 , 割地换水
英文关键字Fengyuan , Luiquan-yehu(six land-proprietors partnership) , Zheng Dajing , Anli Tribe , exchages of land for water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