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hn, Paul ed.
- 2001 The Penguin Archaeology Guide. London, England: Penguin.
- Darvill, Timothy
- 2003[2002] Concise Dictionary of Archae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haw, Ian and Robert Jameson ed.
- 1991 A Dictionary of Archaeology. British: Blackwell.
- 李光周
- 1987 〈台湾:罕见的考古学实验室〉《垦丁国家公园的史前文化》,p.50-53,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台北。
- 陈玉美
- 1991 〈客观的资料?客观的分析?客观的解释?--以美国的新考古学以及考古学与社会的关系为例〉《考古与历史文化》,庆祝高去寻先生八十大寿论文集,p.313-325,正中书局,台北。
- 陈玛玲
- 2000 〈试论台湾考古学理论应用与系统性知识建立的问题〉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55:32-48
过程考古学发展於西元1960和1970年代,是由许多美国考古学家以及一些西欧的考古学家共同发展建立的研究方法。L. Binford 1962年发表〈人类学的考古学〉一文,正式发展起新考古学,掀起美国考古学界的革命。以Binford为首的一群人批评传统考古学只在器物、器型等问题上作文章,排比文化年代学(陈玉美,1991:312)。Kent Flannery在1976年提出”文化历程”(culture process),认为这才是考古学研究的真正目标,它主要是对文化历史学派考古学的革命。Flannery认为考古学家应该找出考古学基本资料的模式以理解文化体系的基本系统或预测其运作的法则及机制(Bahn 2001; Darvill 2003)。
过程考古学派的基本坚持是以实证法则来看待考古遗留,认为面对考古资料应该用「假设—演绎法(hypothetic-deductive)」所得到的结果来解释,而不是像传统考古学者在解释考古资料时,就好像在说一个不证自明的史前故事,其实其中包含许多研究者心中的想像。研究者应该要先说明所做的问题假设,再经过精确的科学过程(例如:实验过程)导出最後的结论,最後在考古学论文或报告中能清楚呈现出研究者的论述和考古资料间的证据及其之间的关系。
过程考古学的重要特徵是使用量化方法去分析考古资料中的特徵与模式。所发现的证据通常用较为科学的方式呈现,例如大量使用图表、表格、示意图、流程图和地图;或者使用统计分析、电脑模拟等方式来辨识考古资料中所蕴含的模式(pattern)。过程学派考古学家有兴趣的是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所得的提示,进而解释在过程中所发生的改变是自然的(例如:天气);或是人为的(例如:人口成长、农业改革)。此外有一些过程学派的考古学家也相信,人类行为的法则可以从使用正确的方法学研究而获得。
整体而言,过程学派考古学想改变只是简单地描述、呈现考古证据的传统考古学,强调器物不只是器物本身,而是也可以反映社会文化制度和行为的讯息(陈玛玲 2000),并且试着提供考古证据一个强而有利的解释与论点或是模式。其後,区域考古学、生态考古学或聚落模式考古学也在这个学派的影响下蓬勃发展。
台湾考古学的研究,在民国五十三年到五十四年之间,由宋文薰和张光直两位先生分别代表台湾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合作进行了一个台湾史前史的研究计画,这个计画除了考古工作以外,也以科际整合的方式,邀集了一些包括地质、土壤、物理和植物等方面的自然科学家参与研究。当时,这是台湾考古学上空前的研究计画,除了增加台湾史前文化内涵、年代和类缘关系等新资料外,也开始引进西方新的考古技术与概念到台湾,例如聚落型态、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花粉分析和陶器分析等。民国六十年代的「浊大计画」更具体将科际合作和生态研究的概念带入台湾考古学界,当时也培养了许多年轻的考古学者(臧振华 1999)。李光周先生在1987年的文章中,也明确指出台湾可以作为研究考古学的实验室,他把新考古学的实验态度放在台湾考古学研究中,是台湾新考古学的主要引进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