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印顺。1993。〈中国佛教之琐谈〉。《华雨集》(四):187-194。台北:正闻出版社。
- 释惠义编。1999。《佛教助念丧仪手册》,台北:西莲净苑。
- 释慧严。1998。《净土概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 吕澂等。1987。《人物与仪轨》。《中国佛教总论》第二辑。台北:木铎出版社。
- *林子青,1988,《中国佛教仪规》,台北:长春树书坊。
- *张运华,1998,《中国传统佛教仪轨》,台北:立绪文化。
- 汤用彤。1991。《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商务印书馆。
- 慧广法师。1993。《忏悔的理论与方法》。高雄:解脱道出版社。
- *释慈怡主编。1989。《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文化。
- 周叔迦编。2003,《中国佛教仪轨制度》,北京:中国佛教协会。
- *吕澂等着。1987。《中国佛教人物与制度》。台北:汇文堂出版社。
- 叶露华着。1994。《中国佛教的仪规》。台北:南海菩萨杂志社。
- *蓝吉富编。1984。〈中国佛教仪轨制度〉。《现代佛学大系25中国佛教人物与制度》。台北:弥勒出版社。
- 《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
- 释圣严。1999。《戒律学纲要》。台北:法鼓文化。
- 释昭慧。1999。《律学今诠》。台北:法界出版社。
- 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编。1933。《佛教仪式须知》。台北﹕佛教书局。
- 香光资讯网。2009年4月20日读取。http://www.gaya.org.tw。
仪式主要有四方面的功能意义,一是礼拜赞诵诸佛的功德并发愿效行,二是忏悔自己的过错业障,三是受持戒律防非止恶,四是求解脱六道轮回之苦。大部分仪式都兼具这四种意义,拜佛念佛的同时,也净化身心,以正念善业修习菩萨行,度有情众生远离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
今日台湾常见的佛教仪式最远可溯自佛陀时代,如忏悔的礼仪、课诵、助念等。中国佛教仪式所遵循的仪轨和经咒念持,多上溯自南北朝时代,根据印度大乘经典,创制种种内容形式,历代佛教各宗派又依所持的经典,再加增删修订。
佛教仪式有属於僧团内部的仪制,如「布萨」,即定期宣讲、诵念戒条,使僧尼牢记戒律,如犯戒须公开忏悔,也许因戒律渐形宽松,现代寺院已不再举行这项修行活动;流传至今的是戒律传授仪式,即正式获僧人身分的三坛大戒。社会大众较熟悉的佛教仪式是出家、在家众共同参与的法会,如浴佛法会、朝山法会、水陆法会、超荐法会、拜忏法会、佛七法会、放生法会等,各法会可能兼有其他法会的功能,如水陆法会兼容超荐、拜忏法会,朝山法会也有忏悔罪障的意涵。「悔过」可说是所有佛教仪式的精神重点,从念佛礼拜中折服骄慢,发愿改过学佛,这也是「出凡入圣」的重要转折,仪式可以深化这样的信心愿力。由於佛教有业报观念,法会提供佛教徒反省,净化心灵的机会。有些法会如打佛七、禅七,让人们暂时抛开世俗杂务,七天中密集修行,可能很快体验到清净的解脱感,这也是修行的方便法门。佛教也有参加法会可消业障、得功德的说法,有些人参加法会便出於此动机。
法会由法师带领进行,并做佛法开示,仪式进行需供奉佛像,法器和花果供品齐全,赞诵前燃香,所念的咒语祈请十方诸佛、护法神的庇佑,空间上充满神圣的象徵和氛围,求感通神佛的法力威德,仪式不只为生者,也祝祷亡者离苦得乐,如布施饮食给孤魂饿鬼。佛教对生死大事也十分看重,从传统延续隆重的送终和丧葬礼仪。
现代台湾佛教道场中,法会的举办十分常见,一方面是因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参与者也未必限於佛教徒,另一方面也为寺院经营之需,如广结善缘弘法、广招信徒,也因信徒供养而增加生计收入;如佛诞节浴佛法会、水陆法会、斋僧(供僧)法会的盛行可见一斑。诉求也有通俗化的倾向,如消灾祈福,为往生的亲人超荐,反映传统文化中的孝亲和家庭伦理。
中文关键字: 法会 , 修行 , 戒律 , 忏悔 , 超度
英文关键字Dharma Ceremony of Water and Land , bathing the Buddha , releasing sentient beings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