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家伦。2007。〈南传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去地域化与在地化的影响〉。发表於在台湾大学举行的2007年台湾社会学会年会。(未出版)
- Numrich, Paul David. 1998. “Theravada Buddhism in America: Prospects for the Sangha.” In The Faces of Buddhism in America. Ed. Charles S Prebish and Kenneth K. Tanak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Prebish, Charles S., Martin Baumann. 2002. Westward Dharma: Buddhism beyond Asi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Wallace, B. Alan. 2002. “The Spectrum of Buddhist Practice in the West.” In Westward Dharma: Buddhism Beyond Asia. Ed. Charles S. Prebish and Martin Bauman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财团法人内观教育基金会。2009年6月10日读取。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
- *台湾内观中心。2009年6月10日读取。http://www.udaya.dhamma.org/。
- *法雨道场。2009年6月10日读取。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newrain/。
当代着名南传大师的内观方法与理论,如缅甸马哈希(Mahāsī)、泰国阿姜查(Achan Chan)、印度裔缅人葛印卡(Geneka)等, 1970年代前後在美国传开,逐渐形成脱离佛教传统和南传佛教文化色彩的内观运动,广泛应用在自我成长(潜能开发)、心理谘商或灵性治疗的领域。
内观虽然也见於北传(汉传)佛教经典中,但向来不是北传佛教的主流修持方法,直到原始佛教运动和美国内观运动的影响,才逐渐受到台湾佛教团体和信众的爱好,形成新兴的内观运动。这种新的佛教发展趋势,始於1990年代前後大量翻译当代南传大师的英文作品,例如葛印卡《生活的艺术》、阿姜查《我们真正的归宿》与《以法为赠礼》、佛使比丘(Buddhadāsa Bhikkhu)《菩提树的心木》与《人类手册》、阿迦摩诃布瓦(Ven. Acharn Maha Boowa)《尊者阿迦曼传》等。大规模的内观禅修活动始於林崇安教授1995年邀请葛印卡来台举办十日禅的禅修营,现今葛印卡的台湾内观中心是每年定期举办次数、参与人数最多的禅修中心。台湾流行的其他内观禅修活动有马哈希禅法、泰国隆波通禅师(Luangpor Thong Abhakaro)动中禅和缅甸帕奥(Venerable Pa-auk Sayādaw)禅法等。
修习内观者大都使用译自梵文的北传经论,如《阿含经》(尤其是《杂阿含》)和《瑜珈师地论》,有些台湾佛教徒致力於南传巴利经典的翻译做为内观修习的禅法,如《尼科耶》、《清静道论》等。
台湾推广或应用内观的团体,有外来的南传佛教团体、本土汉传佛教团体、推广原始佛教团体等,有些非佛教的新兴宗教团体和非宗教的新时代团体等,也会采用或融合内观禅法。台湾内观运动不仅有类似美国内观运动去宗教化的发展脉络,也和各种佛教结合,提供台湾佛教信众更多修持方法;而与宗教脱钩後,更被非宗教灵修团体或治疗团体广泛应用,内观运动的开展是晚近台湾佛教发展重要而显着的特徵。
中文关键字: 内观 , 十日禅 , 马哈希 , 动中禅
英文关键字vipassana , Ten-day Zen , Ma Haxi , Potential Zen in Movement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