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灿腾、张珣编着,《台湾本土宗教研究新视野和新思维》,台北:南天,2003。
- 李世瑜,《现在华北宗教》(1949,四川大学历史系出版,台湾古亭书屋翻印)
- 宋光宇,《天道鈎沉:一贯道的调查报告》台北:元佑出版社,1983。
- 筱原寿雄,《台湾における一贯道の思想と礼仪》,东京:平和出版社,1993。
- 张德福,《先师张公道燃及其道盘》,高雄:自印本1991。
- 张德福,《一贯道道统道脉释疑》,高雄:自印本,1992。
此书达数十多万字,本文内容即有721页多,书末附有详细索引15页。其〈序章〉为?现代台湾的宗教概观?。〈第一部〉是?一贯道研究史研究的回顾?,分两章?一贯道研究序说?、?一贯道的历史?处理。〈第二部〉是?一贯道的构造与教义?,分三章处理:一 ?主神及其构造?、二 ?一贯道的教义?、三 ?弥勒信仰?。〈第三部〉是?一贯道的机能和礼仪?,分五章处理:一 ?一贯道的礼仪:构造与机能?、二 ?一贯道的一般礼仪?、三 ?飞鸾的意义、机能及其各面相?,四 ?丧礼所见的宗教观念:古典葬礼与宗教观?、五 ?一贯道和道教?。〈第四部〉是?一贯道的现况:解禁後的回顾与展望?,分二章处理:一 ?中华圣教会?、二 ?现况与展望?。因此,本书堪称是历来最完整的台湾一贯道研究着述。。
吾人若回顾有关战後一贯道的研究发展,即知:战後的两岸学者,在初期大多是继承1948年时,由大陆学者李世瑜的人类学调查报告《现在华北宗教》(四川大学历史系出版,台湾古亭书屋翻印)的内容而来。根据王见川博士的研究,甚至连1949年中共在大陆要清除和取缔一贯道时,其所用的文宣作业内容和相关构想,都是来自李世瑜的建议。之後,在大陆官方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常大量刊载一贯道被取缔或镇压的相关新闻。并且,此类新闻,不久就在日本着名的宗教学者漥德忠所注意,於是在1953年以日文发表〈关於一贯道〉和1956年〈一贯道续考〉两文,促使日本学界再度注意此一问题。
但因大量的一贯道徒被当时中共公安部门所刑逼下的招供详细内容,此时并未公布,所以外界对於民国时期一贯道在战後的发展,仍所知不多。直到60年代中期以後,因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运动,台湾官方则趁势推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於是在台的?中国佛教会?配合官方的取缔一贯道政策,大量出版和刊登批判一贯道为?明清邪教?末流的负面文章。所以,1969虽被台湾基督教牧师董芳苑博士,取材为论述的内容,但因其所知有限,未能深入,只成为开研究风气之先。必须等到1983年,由任职於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宋光宇,以一贯道信徒背景、并获佛教学者杨惠南的从中大力协助,出版其反击佛教界批评并为一贯道辩护的着名专书《天道鈎沉:一贯道的调查报告》(台北:元佑出版社)之後,才真正进入战後台湾一贯道的学术研究期。
可是,宋光宇的《天道鈎沉:一贯道的调查报告》只是概述性质,并未涵盖来台的一贯道各组及其大量分枝的内容。解严之後,一贯道内部冲突文献的相继出版,如当张德福的《先师张公道燃及其道盘》(1991,自印本)、《一贯道道统道脉释疑》(1992,自印本),即是真正揭开外界从未知晓的一贯道内部冲突点之所在:单线领导?或多线自主?
因而,筱原寿雄的《台湾一贯道的思想和礼仪》一书,能於1993年出版,正是掌握此一转型期的良机,才得以有如此出色的成就。
但,1998年,大陆公安部门出身的宗教学者陆仲伟,出版《一贯道的内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又出版《民国会道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两书,使1949年时由大量的一贯道徒被当时中共公安部门所刑逼下的招供详细内容,正式暴露於国际学界之前。此外,大陆学者路遥於2000年出版《山东秘密教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和2000年由秦宝崎、晏乐斌合着《地下神秘王国:一贯道的兴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都使筱原寿雄於1993年出版《台湾一贯道的思想和礼仪》一书的?前期史?说明,显得大为不足。
2003年6月,台湾学者王见川,以上述新资料为基础,发表〈台湾一贯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长文,并增补〈从新史料看一贯道的历史〉作为附录,纳入江灿腾和张珣共同编着的《台湾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视野和新思维》(台北:南天,2003)一书出版,於是当代学界对於台湾一贯道研究全面性的批判检讨,才告真正成熟。
中文关键字: 一贯道 , 思想和礼仪 , 战後台湾 , 研究回顾
英文关键字Ikkan-dō , Ideas and etiquette , Post-war Taiwan , Research Review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