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
2011-12-03 09:25:02   来源:   点击:

    《包袱》为「兰陵剧坊」创团时与《荷珠新配》同时期推出的作品,1979年6月30日於耕莘文教院大礼堂首演,此剧目演出共七次:同年6月30日、7月1日於耕莘文教院大礼堂首演两场(金士杰执导);1980年7月15日第一届实验剧展演出一场(金士杰执导);同年10月30日、31日台北市戏剧季演出两场(杜可风执导);1982年3月7日、17日参加第1届亚洲戏剧节,分别在国父纪念馆与国军英雄馆中正听各演出一场(金士杰与杜可风共同执导)。编剧以集体创作为方式、服装林璟茹、音乐选自蔡宏荣选辑。

    当年兰陵的表演训练方式是由吴静吉博士带入纽约的拉玛玛(La Ma Ma E.T.C.)实验剧场的训练课程,例如认识自己、声音肢体上的要求、情感的释放与想像力的创造等,而创团作之一的《包袱》,就是团员平时练习所验收的成果,主题是讨论男女相遇互爱的阻碍与冲破。

    不假口白的「哑剧」(或「动作剧」)《包袱》,整出剧在蓝色的灯光下进行,年轻的演员们素颜并着素色运动衫与蓝色牛仔裤上台。一开场在舞台上躺了几位男女,灯光幽幽地照着。此时一位女子走进舞台,两脚被一个匍匐前进的男子紧紧抓住,她吃力地走出舞台。接着,一个男子背着另一个男子,从另一边入场,动作也是沈重而困难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此剧的象徵爱情关系的意味浓厚,而且完全是以演员的肢体,将抽象的概念具像呈现於舞台上。金士杰在民国六十九年第一届实验剧场节目单「写在兰陵剧坊演出之前」写到:「《包袱》就是肢体语言的表演,我们喜欢它的道理在於它的抽象性,放弃口白,也逼使观众必须使用想像力。」

    王友辉於《新象艺讯》(41期,1980)中发表对《包袱》的剧评〈一出极富想像力的剧〉中,曾就该剧的肢体运动、语言、音乐、灯光、布景等舞台技术作以下的评论:「在肢体运动上,剧中将平日的肢体训练加以戏剧化、舞蹈化的安排,为此剧最巧妙且最具创意之处;在语言上,全剧没有一句对白,只有一些原始的、情绪的呐喊,或许可说以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代替对白,但仍有部分语言不统一之处;在灯光上,全剧蓝到底的灯光是相当实验性的尝试,因为蓝色灯光下容易让观众感到疲倦、不易集中注意力,但「借力使力」地造就了此剧沈重的氛围,让观众亦感焦虑与压力,就剧场效果而言是成功的。……在布景设计上,没有任何道具,因此演员肢体的象徵性更强。而剧场里,若地板能改为黑色的,演员处在舞台上的「浮雕」意味将更强烈……。」

    总括《包袱》在台湾剧场史的重要性,除了代表了「兰陵剧坊」的创团作外,最重要的是开启了台湾现代剧场以肢体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作品先河。

    参考资料

    1. 吴静吉 编着(民71)。《兰陵剧坊的初步实验》。台北:远流。
    2. http://yaoyiwei.tnua.edu.tw/theatre/walklook.htm
    3. (姚一苇学术网,陈玲玲(1987)。《我们曾经一同走走看!─记实验剧展》。台北:文讯。2006年6月节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刘梅英
下一篇:刘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