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民族知识 > 打陀螺(打干乐)

打陀螺(打干乐)
2011-12-03 09:27:01   来源:   点击:

    打陀螺,台湾话俗称打干乐,是一种趣味盎然的民俗技艺。

    陀螺历史非常古老,在山西夏县境内,就曾发现一只陶土制成的陀螺,大约是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宋朝时也曾出现类似陀螺的玩具叫【千千】,是当时深处深宫中的宫女排遣寂寞的玩具。形状约直径四寸,由象牙制成的圆盘,盘中有一个约一寸长的铁钉。用手转动这个铁钉,使铁钉立在桌面上旋转,快要停止时再用衣袖拂动它,千千转最久就获胜。

    【陀螺】名词最早出现於明朝并开始成为儿童游戏,民间也开始盛行。当时陀螺是由木块制成,实心而无柄,只要用绳子将它绕好,抛出去再抽回来,陀螺便能在地上转个不停。

    在台湾陀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木制铁角的【柴干乐】;一种是三角锥形铁制的【铁干乐】。近年来多了一种用化学塑胶制的陀螺,用手旋转即可,取其轻便的优点,适合较小的小孩子玩。另外,有一种陀螺是专为听声响而做的。陀螺是中空有洞,上下有柄。上边的柄可以用来缠绳子抽转,一但旋转起来,陀螺身上的洞便会发出呜呜的声响。为了使它旋转得更快,声音更大,往往在绳子的一端系一片活动的小木片,缠好绳子後,一手以木片紧抵陀螺,一手猛力从木片洞口抽绳,这样陀螺便会猛转,发出洪亮的声响。以往多用木片制成,今日已有塑胶制品。

    抽陀螺的线绳也十分考究,注意选材。一般来说,结实而不会滑动的即可,也有专门贩卖绵线绳的摊贩。内行人会再绳子末端打一个结,再套上中央打了洞的酒瓶盖,讲究的人则以小古钱代替,为的是要固定执绳的手。

    抽陀螺有水平和垂直两种抽法。水平的抽法是弯身从身後把陀螺往前抛,再一拉,陀螺就沿地水平旋转前进;垂直的抽法是把陀螺高高地举在头顶上,用力边抽边往地下打,陀螺从天而降旋转不停。

    木陀螺有画圈圈和分边两种玩法。画圈圈的玩法是先在地上画个圈圈,大约有一两步的大小,当中再画一个三角形。参加比赛的人,先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内打去,再让陀螺转出圈外。到达圈外的陀螺,只要仍在旋转的就算活;在圈内停止旋转的为死。有时陀螺在圈内原地旋转不移,可用绳子将它勾出来,但不可用手把它弄出圈外,犯规者将遭受处罚。犯规或死了的陀螺必须被迫放在圈内的三角形里,任别人敲击处罚,亦即【钉死干乐】。

    另一种分边的玩法事先将参加者分成两组,每一边轮流将陀螺打在地上。打得好的陀螺会在泥地上跳动,挖出一杯泥土来;不会打的人,打出的陀螺满地翻滚,甚至转也不转的躺在地上,只好由敌队轮到的人用陀螺去钉击它。

    铁陀螺因长相特殊,玩法也与木陀螺不同。从顶面看铁陀螺,宽不到三公分半,像六瓣的花朵当中凹陷;从侧面看是三角锥形的,上边平,下边尖,高约一公分。旋转它的方法是用麻绳一端先贴着锥形侧面,由下往上旋转着绕,一抽绳它便会旋转起来。铁陀螺的玩法是打击在草蓆上,或找个纸盒子代替,中央都成漥状,陀螺在其上旋转,会慢慢滑向中央。开始抽打时,参加的双方先将自己的陀螺抽向纸盒,当两个陀螺已滑向低洼处时,互相碰撞而爆出清脆的声响,力量较大的陀螺会把力量较小的陀螺给弹出纸盒外,被弹出的就算输了。

    据说在日治时期,打铁陀螺的风气盛极一时,遇到精彩的对决时,往往吸引住许多路人围观,以致阻碍了交通,日警看见了就会马上抓到警察局里处罚,或没收干乐,因此打陀螺在当时是被禁的。

    参考资料

    1. 凌志四主编,<<台湾民俗大观>>,台北市:大威,198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拜地基主
下一篇:抛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