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宗教知识 > 基督教社会实践

基督教社会实践
2011-12-03 09:31:12   来源:   点击:

    基督教会对当代社会问题反省後的回应和行动。西元5世纪起,受到柏拉图二元论和禁慾主义的影响,「宗教」一词的意涵在西方基督教世界里往往局限在「修道生活」的范围。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後,它的现代共通意义才逐渐成形,涵盖人类生活的诸多面向。其後,基督教学者对宗教的表现层面有不同的强调,如康德(Immanuel Kant)的「道德实践」、士莱马赫(F. D. E. Schleiermacher)的「宗教情感」、奥图(Rudolf Otto)的「神秘超理解」、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个人心灵」、布柏(Martin Buber)的「人格关系」、汤恩比(Arnold Toynbee)的「文明发展」、艾美斯(E. S. Ames)的「社会价值」等。尽管说法不同,宗教已被视为人类文化生活、思考判断、社会行动背後的一个主导与整合的力量。

    在西方近代文明史上,基督教对社会边缘人和弱势团体(如穷人、孤寡、童工、难民、少数民族、失根移民、心灵破碎者、公共灾难受害者等)加以关怀与服务,也对结构性的社会不公义现象(如奴隶制度、贫富差距、种族与性别歧视、生态环境破坏等)加以关注。德国宗教社会学者特尔慈(Ernst Troeltsch)区分「国教派」和「小派」传统,前者试图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改造社会,後者则以自身建构的模范社群来反照社会,显示内部不同团体的社会实践有其差异性。整体而言,近年来普世基督教界重视「公共神学」(public theology)的发展与建构,正显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基督教的信仰实践也为台湾社会带来相当大的影响。19世纪後半叶,英国和加拿大长老教会宣教师陆续来台湾传扬福音,引进具有「现代化」意涵的西方文明。在医疗照护方面,除早期的简易诊所和巡回分药、拔牙工作外,先後设立旗津打狗医馆(1866年)、淡水偕医馆(1880年)、大社医馆(1890年)、彰化基督教医院(1899年)、台南新楼医院(1900年)、台北马偕医院(1912年)等;并推动传染病防治、戒改鸦片、性病防治、扑灭鼠疫、改善环境等公共卫生工作。

    在教育启蒙方面,先後设立台南长荣中学(1885年)、长荣女校(1887年)、淡水女学堂(1884年创建,1907年重建)、妇学堂(1910年)、淡水中学校(1914年)等。日治中後期,教会学校的毕业生有数百位分别担任医生、牙医、药商、教师等,成为社会的中坚和领导阶层。

    在社会服务方面,除台南新楼医院特别关照结核病患者和体弱幼童外,甘为霖(William Campbell)牧师1891年(光绪17年)建立第一所盲人学校「训瞽堂」,戴仁寿(G. Gushue Taylor)医生夫妇以「不离不弃」的精神於1934年(昭和9年)在八里创办设备完善的「乐山园」癞病疗养院。

    在改善社会风气方面,除推动妇女教育外,教会也致力破除「弃女婴」和「缠足」的惯俗,推动白话字运动,出版第一份报纸《台湾府城教会报》;长老教会的代议制度,也首度将民主化的议会制度带入台湾社会。

    1949年起,许多基督教派随国民政府迁到台湾,随即展开医疗工作,以天主教会医院居多。门诺会创办的花莲门诺医院、美国行道会设立的屏东基督教医院、芬兰信义会创办的恒春基督教医院,以及本地医生创办的「路加传道会」积极关怀山区原住民部落或偏远城镇,为台湾开展出「偏远地区医疗工作」的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陆续成立不少跨教派社会服务机构,包括基督教福利会、社会互谈会、家扶中心、励友中心、伊甸基金会、更生团契等。孙理莲女士(Lillian Dickson)创办芥菜种会(Mustard Seed),设立埔里、花莲的肺病疗养院,以乌脚病患为对象的北门免费诊所,沿海传道医疗团等。1980年代起,为因应时代需求,由马偕医院带头陆续开设生命线(自杀防治)、协谈中心、安宁疗护等事工。以慈善关怀为主的服务工作,如台湾世界展望会的「饥饿三十」活动,也吸引不少民众参与。

    在政治关怀方面,自1960年代起,卫理公会宣教师唐培礼(Michael & Judith Thornberry)夫妇、长老教会宣教师弥迪理(H. Daniel Beeby)、韦礼逊(Donald Wilson)、郭大卫(David Gelzer)、安慕理(Boris Anderson)等人参与台湾民主化运动,因而被列为「不受欢迎人物」,近三十年之久不得返回台湾。1970年代,面对台湾退出联合国、中美关系迈向正常化、外交孤立、内部不民主等处境,长老教会先後发表三个宣言:1971年〈对国是的声明与建议〉、1975年〈我们的呼吁〉、1977年〈人权宣言〉,主张「台湾前途由人民自决」,并要求政治革新,〈人权宣言〉更促请政府建设台湾为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此举令以外省族群为主的国语教会反应激烈。台湾的教会及基督徒形成两个阵营,环绕着「基督徒是否应该关怀政治」和「教会是否可以支持台湾独立」等议题进行论争。1987年解严後,台湾教会逐渐在社区宣教和转化社会等议题上建立基督徒社会责任的共识。1980年代是教会全面关怀社会议题的时代,1990年代起则开始关切心灵改革和价值观转化的议题。

    中文关键字: 社会关怀 , 医疗宣教 , 现代化 , 教育 , 政治参与

    英文关键字social concerns , medical mission , modernization , education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参考资料

    1. 特尔慈着。戴盛虞、赵振嵩译。1960。《基督教社会思想史》。香港:基督教文艺。
    2. 1998。《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社会关怀文献, 1971-1998》。资料中心。
    3. 陈南州。1999再版。《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社会、政治伦理》。台北:永望。
    4. 郑仰恩。2005。《定根本土的台湾基督教》。台南:人光。
    5. 庄永明。1998。《台湾医疗史》。台北:远流。
    6. 吴学明。2003。《从依赖到自立:终战前台湾南部基督长老教会研究》。台南:人光,
    7. 张妙娟。2005。《开启心眼:〈台湾府城教会报〉与长老教会的基督徒教育》。台南:人光。
    8.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2009年3月28日读取。http://www.pct.org.tw/。
    9. 天主教会台湾地区主教团。2009年3月28日读取。http://www.catholic.org.tw/。
    10. 中华基督教救助协会。2009年3月28日读取。http://www.ccra.org.tw/。
    11. 赖永祥长老史料库。2009年3月28日读取。http://www.laijohn.com/。
    12. 台湾基督教福利会。2009年3月28日读取。http://blog.yam.com/user/tcservice.h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坂里天后宫
下一篇:坂里白马尊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