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主教:和禁慾思想、修道主义关系密切,以迦密山(Mount Carmel,或译迦尔默罗)修会传统最具特色,代表人物是大德兰(Teresa of Avila)和十字架约翰(John of the Cross)。
(二)东正教:重视禁慾和神秘经验,祈祷和默想,具体表现在圣餐、圣徒团契,以及灵性生活的进深旅程。
(三)路德会:重视圣经和礼拜的形塑过程,以及灵性和伦理实践的关系。
(四)改革宗、长老会:重视圣经的研读,通过「纪律」的操练,以「入世敬虔」的方式实践简朴生活。
(五)圣公会:以《公祷书》做为灵性指导和规范的基础,重视多元的团体灵性生活。
(六)卫理公会:强调悔改重生的蒙恩经验,通过小组培育信仰和灵性,致力个人和社会的圣洁。
(七)重洗派、小派:以建立「真教会」为目标,强调「与世界分离」的信仰型态,重视「门徒职分」的具体实践。
(八)福音派、独立教会:以个人灵性成长为基础,重视传福音、拯救灵魂的信仰实践。
(九)五旬节、灵恩派教会:强调外在可见的更新经验,重视圣灵的特殊恩赐如受感、讲方言、医病赶鬼、说预言等。
为了达到灵修操练的目的,一般信仰团体会以时间和空间的结构或节奏来加以规范与推展。在时间方面,教会年历(church calendar)根据一整年的教会节期(依耶稣生平为主轴)所建构,教会周(church week)则以受难节和复活节期为代表,也有以退修、避静为主的修道日等。在空间方面,主要着重礼拜堂或个人灵修场所的空间设计与建筑等。许多台湾教会团体喜欢进行的朝圣之旅(访视耶路撒冷或重要历史遗迹)也成为一种结合时间与空间的灵修旅行。
近一世纪来,随着神学运动的多元发展,灵修活动也展现出更丰富多元的面向,特别是和妇女神学、解放神学、生态神学,以及普世合一运动的紧密互动。如源自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因为在方法论上主张结合理论与行动的「实践」(praxis)概念,加上圣灵原本就是一切「解放力量」的源头,因此他们努力在「祈祷生活」与「政治行动」之间寻求一个整合的作法。一般认为灵修操练的最大阻碍是基督徒群体的信仰型态倾向教条主义或形式化,或是过度理性化。
过去台湾的基督教团体多以退修会、爱修会、营会、团契、小组活动、家庭聚会等方式进行灵修活动,个人则重视祈祷和读经。近年来又增加朝圣研习之旅、生态灵修、特会、禁食祷告等活动。
中文关键字: 灵修 , 修道主义 , 敬虔 , 禁慾主义 , 纪律
英文关键字spiritual practice , monasticism , piety , asceticism , discipline
参考资料